孔坛昔栽杏,鲁人呼东家。
当时三千株,化工无等差。
雩风长其实,教雨濯其葩。
木与圣化俱,芬芳无迩遐。
数株能白红,开向天之涯。
况于芹藻间,相看意殊嘉。
对之怀哲人,甘棠何以加。
不比曲江春,祇名及第花。
又异仙家桃,徒尔蒸红霞。
愿言广对殖,夔鲁同光华。
【诗句释义】
二月朔日,我到学讲堂前,正看到杏花盛开。孔坛上曾种下杏树,鲁人称它为东家。当时三千株,化工无等差。雩风长出杏实,教雨洗掉它的花朵。木与圣人教化俱,芬芳远近无差别。数棵能白红,开向天之涯。况于芹藻间,相看意殊嘉。对之怀哲人,甘棠何以加。
【译文】
二月初一我来到学讲堂前,看到杏花正好盛开。孔庙台上曾栽有杏树,当地人叫它是东方的家。当时种下三千棵,大自然没有偏心。风吹雨打使它生长得更好,教育使它开出美丽的花儿。树木和圣人教化都好,芳香远达四面八方。几棵树可以白又可红,开放在天空的边际。更何况是芹藻之间,互相欣赏真令人喜悦。对着这些树木怀有贤人的情怀,怎能说比甘棠还美好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天杏花盛开时写的一首咏物诗。首联“二月朔日诣学讲堂前杏花正开呈教授”,点明题意:在二月初春的时候,我来到学讲堂前,看到正当盛开的杏花,就献给了老师您。
颔联写杏花的种植:“孔坛昔栽杏,鲁人呼东家。”原来孔庙的台子上以前曾经种过杏树,鲁地的人把它叫做东家。这一句写出杏花与孔子的关系,突出了杏花的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情。
颈联写杏花的特点:“当时三千株,化工无等差。”这两句诗赞美了杏花的生命力强、生命力旺盛,表现了杏花的生命力。
尾联抒发感慨:杏花与圣人教化同生共长,芬芳四溢,远近闻名。而自己的几株杏花,虽不如其他品种那样美丽,但也能开出鲜艳的红花,也值得庆幸。
全诗以杏花为题,通过对杏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杏花的喜爱之情和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通过杏花的成长过程,隐喻了作者的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执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