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文章冠天下,日月争光薄风雅。
谁分宗派故谤伤,蚍蜉撼树不自量。
堂堂天人欧阳子,引鞭逊避门下士。
天昌斯文大才出,先生弟子俱第一。
天人诗如李谪仙,此论最公谁不然。
词无艰深非浅近,章成韵尽意不尽。
味长何止飞鸟惊,臆说纷纷几元稹。
浑然天成无斧凿,二百年来无此作。
谁与争先惟大苏,谪仙退之非过呼。
胸中万卷古今有,笔下一点尘埃无。
武库森然富摛掞,利钝一从人点检。
莫年海上诗更高,和陶之诗又过陶。
地辟天开含万汇,少陵相逢亦应避。
北斗以南能几人,大江之西有异议。
日光玉洁一退之,亦言能文不能诗。
碑淮颂圣十琴操,生民清庙离骚词。
舂容大篇骋豪怪,韵到窘束尤瑰奇。
韩子于诗盖馀事,诗至韩子将何讥。
文章定价如金玉,口为轻重专门学。
诗句与译文对照#### 第一句
原文:东坡文章冠天下,日月争光薄风雅。
译文:苏东坡的文章堪称天下第一,它的光芒足以让日月黯然失色,足以使文风变得轻薄和不重视经典雅韵。
第二句
原文:谁分宗派故谤伤,蚍蜉撼树不自量。
译文:有人质疑苏轼的才华和地位,就像蚂蚁尝试撼动大树一样,这是自不量力的表现。
第三句
原文:堂堂天人欧阳子,引鞭逊避门下士。
译文:伟大的文人欧阳修,谦逊地退避在门下弟子之列。
第四句
原文:天昌斯文大才出,先生弟子俱第一。
译文:天纵之才从他那里脱颖而出,他的弟子都是一流的人物。
第五句
原文:天人诗如李谪仙,此论最公谁不然。
译文:苏东坡的诗歌堪比李白(李谪仙),这种评价是最公正不过的了。
第六句
原文:词无艰深非浅近,章成韵尽意不尽。
译文:诗歌语言没有艰深难懂的,但表达的含义却是无穷无尽的。
第七句
原文:味长何止飞鸟惊,臆说纷纷几元稹。
译文:诗歌的魅力远不止于让人吃惊,各种臆测和争论更是层出不穷,如同元稹。
第八句
原文:浑然天成无斧凿,二百年来无此作。
译文:这首诗浑然天成,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这种境界在两百年内都找不到第二篇。
第九句
原文:谁与争先惟大苏,谪仙退之非过呼。
译文:没有人能超越苏轼,即使是古代的“谪仙”王维(退之),也不过是对他的一种赞誉。
第十句
原文:胸中万卷古今有,笔下一点尘埃无。
译文:他的心中装着古今中外的万卷书籍,笔下却只有那么一点点,几乎接近完美。
第十一句至第十五句
每一句都以“谁与争先惟大苏”开头,赞扬苏轼无与伦比的文学成就。
第十六句
原文:莫年海上诗更高,和陶之诗又过陶。
译文:在他之后的诗人中,没有人能超过他。他的诗歌在风格上超越了杜甫,甚至超过了陶渊明。
第十七句
原文:地辟天开含万汇,少陵相逢亦应避。
译文:他的诗歌充满了广阔的天地,包含了万象,仿佛大地都被他开垦了出来,即使是杜甫这样的大家也应该避其锋芒。
第十八句
原文:北斗以南能几人,大江之西有异议。
译文:在北斗星以南,能有几人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呢?在大江之西,又有谁能提出不同的观点?
第十九句
原文:日光玉洁一退之,亦言能文不能诗。
译文:就像太阳一样明亮纯洁,是杜甫的光辉形象,但他也说过自己只能写诗,无法写文章。
第二十句
原文:碑淮颂圣十琴操,生民清庙离骚词。
译文:他为帝王撰写的碑文、歌颂圣贤的文字和《离骚》一样优美,都是为民请命的作品。
第二十一句至第二十二句
每一句都是对苏轼诗歌的高度赞誉。
最后一段
原文:舂容大篇骋豪怪,韵到窘束尤瑰奇。
译文:他在诗中驰骋豪放,展现出非凡的魅力,尤其是在韵脚部分,达到了极致的瑰丽。
尾句
原文:韩子于诗盖馀事,诗至韩子将何讥。
译文:韩愈在诗歌方面只是小菜一碟,到了苏轼这里,连评论诗歌的人都要感到惭愧了。
尾段
原文:文章定价如金玉,口为轻重专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