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子皆思亲,思而显之能几人。
入堂省亲亲不见,长向羹墙见亲面。
身苟不立名不扬,九原何由发幽光。
金枝挺挺贤公子,风树兴悲思不已。
口诵孝经第一篇,立身行道期心传。
直谅多闻古三益,标准宗支名籍籍。
前日召还胡不留,一麾出守西南州。
官职人心所同欲,孝子思亲恐亲辱。
不独思亲能显亲,孔门曾子君前身。
我愧思亲未能显,诗作思堂涕徒泫。
赵若拙卓尔不群,佳公子也。痛亲不见名堂曰思诸公争赋之不鄙予亦以诗命予谓若拙不止乎思也且能显之作思堂诗
天下人子皆思亲,思而显之能几人。入堂省亲亲不见,长向羹墙见亲面。身苟不立名不扬,九原何由发幽光。
金枝挺挺贤公子,风树兴悲思不已。口诵孝经第一篇,立身行道期心传。直谅多闻古三益,标准宗支名籍籍。
前日召还胡不留,一麾出守西南州。官职人心所同欲,孝子思亲恐亲辱。不独思亲能显亲,孔门曾子君前身。我愧思亲未能显,诗作思堂涕徒泫。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赵若拙的怀念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赵若拙的才情和为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首联:“天下人子皆思亲,思而显之能几人。”这是诗人对赵若拙的赞美之词。他认为赵若拙不仅才情出众,而且为人正直,能够为人们树立榜样,让人们看到他的优秀品质。因此,天下的人都会想念他,希望他能为人们做出更多的贡献。
颔联:“入堂省亲亲不见,长向羹墙见亲面。”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赵若拙的思念之情。虽然赵若拙已经不在人间,但他的身影仍然留在人们的心中。诗人常常站在羹墙之上,望着远方的家乡,思念着赵若拙。这种思念之情,既是一种深深的眷恋,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痛。
颈联:“身苟不立名不扬,九原何由发幽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赵若拙的惋惜之情。他生前才华横溢,但却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认可和尊重。如果赵若拙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的目标,那么他的名声一定会更加响亮。然而,现在他却离我们而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叹息。
尾联:“不独思亲能显亲,孔门曾子君前身。”这是诗人对赵若拙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赵若拙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才子,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儒家的仁爱精神,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尾联:“我愧思亲未能显,诗作思堂涕徒泫。”这是诗人对自己无法为亲人做出更多贡献的愧疚之情。他深感自己的无力和无奈,只能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们为之动容。
这首诗通过赞美赵若拙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愧疚之情。它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自己的反省。这样的情感丰富而又深刻,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