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穹色静,云开晓碧初。
峰峦争峭拔,台殿已清虚。
村落孤烟起,人家半岭居。
回看岩际寺,几欲倒骑驴。

诗句如下:

雨洗穹色静,云开晓碧初。

峰峦争峭拔,台殿已清虚。

村落孤烟起,人家半岭居。

回看岩际寺,几欲倒骑驴。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首联解读
  • “雨洗穹色静”:雨后的苍穹颜色显得格外宁静。这里的“穹色”指的是天空的颜色,暗示天气的清新与宁静。
  • “云开晓碧初”:经过一夜的雨水洗涤,天空中的云雾散去,露出了清晨的碧蓝。这里的“晓碧初”描绘了天刚破晓时的景象,清新而美丽。
  1. 颔联解读
  • “峰峦争峭拔”:群山之间,山峰陡峭耸立,相互竞争着展示它们的峻峭。
  • “台殿已清虚”:寺庙的台殿在雨后显得更加空灵、清净。这里的“清虚”形容台殿的庄严与宁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 颈联解读
  • “村落孤烟起”:远处的村落中,炊烟袅袅升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人家半岭居”:近处的人家散布在半山腰上,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画面。这里的“半岭居”描绘了人们顺应自然的居住方式,也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1. 尾联解读
  • “回看岩际寺,几欲倒骑驴”:在回家的路上,诗人不禁回头看向岩寺,甚至产生了想要骑驴回家的念头。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1. 赏析与评析
  • 此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歌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顺应自然,享受生活。
  1. 背景知识补充
  • 王庭圭(约1079年-约1171年),南宋诗人。字民瞻,安福人。宋政和八年进士,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谪新州。庭跬独以诗送行,坐讪谤,流夜郎。桧死,许自便。孝宗召对内殿,除直敷文阁,有《庐溪集》传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