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相逢气益明,投书力诋汉公卿。
一时末俗无高论,千古佳名属后生。
魏郡初徵狄仁杰,汝阳几缚李元平。
行当献纳麒麟殿,看挽天河洗甲兵。
安成再逢黄平国
忆昨相逢气益明,投书力诋汉公卿。
一时末俗无高论,千古佳名属后生。
魏郡初徴狄仁杰,汝阳几缚李元平。
行当献纳麒麟殿,看挽天河洗甲兵。
注释:
范安成(范岫),字懋宾,是齐朝的一名官员。他在前期与诗人有约定在某一日期会面,但到了那天却未能见到。他满怀失望地离去,并在梦中寻找对方,希望能够再次相见。然而,醒来后却发现彼此之间已经相隔甚远。这种重逢的渴望和失落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情和感慨。
“忆昨相逢气益明”,表达了诗人对这次会面的期待和回忆。“投书力诋汉公卿”,描述了他们之间通过书信交流的方式,相互攻击对方的官职和地位,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激烈辩论。“一时末俗无高论”,指出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往往缺乏高瞻远瞩的见解和言论,而只能满足于表面的议论。
“魏郡初徴狄仁杰,汝阳几缚李元平”,描绘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行当献纳麒麟殿”,暗示着诗人将在宫廷中进行重要的贡献或提出重要的观点。“看挽天河洗甲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希望用智慧和勇气来改变现状,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繁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范安成和诗人之间交往的描述,展示了他们的友谊、冲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借机抒发了自己对于政治和社会的看法,体现了他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整首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值得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