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叱起群龙颠,黑风立海倒百川。
黄流忽通南北港,白水自满高低田。
官军从来仰征赋,农民岂解持戈鋋。
虽得一雨洗炎热,夜吏捉人谁使然。
和黄元授喜雨
【注释】天公:指天气,天帝。叱起:大声呵斥使……起来。群龙:指乌云、狂风等。颠:翻倒。黑风:形容风雨猛烈。立海:横在海上。百川:众多的江河。黄流:黄色的流水。通:疏通。南北港:指河流的南边和北边的河港。白水:清澈的水。自满:指水流充满。高低田:指高低不平的农田。官军:指官兵。从来:历来。仰征赋:向朝廷交纳赋税。征赋是古代国家对农民的强制税负。农民岂解:农民哪里懂得。持戈鋋:持着矛戟。鋋,矛的一种,用竹片裹铁而成。谁使然?是谁让这样的。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场大雨过后,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慨,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诗一开头就写“天公叱起群龙颠”,把天上的黑云比作一群被天帝呵叱起来的龙,形象生动;接着写到“黑风立海倒百川”。这两句是说,那汹涌的风雨像龙一样咆哮,从海面上刮起,把纵横交错的江河都吹得翻腾起来。这两句既写出了暴雨的气势,也烘托出一种肃杀的气氛。接着“黄流忽通南北港”一句,则又转到了自然景色上来。这句的意思是:那黄色的河水忽然地冲开了南北两方的河道。这里写的是暴雨过后的奇观。最后两句是写人们的喜悦之情。“白水自满高低田”,这一句是说,那清水像注满了的瓶子一样,从高高的田里流到低低的田里。这两句话虽然写的是平常的事,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末句“官军从来仰征赋,农民岂解持戈鋋”,则更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过去,官兵们一向靠向朝廷交纳赋税来维持生活,农民们哪里懂得使用兵器呢。这两句反映了封建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深同情。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雄浑,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