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枝不动午云蒸,古寺嵯峨倚石层。
百丈虚廊荫华桷,半帘疏雨断飞蝇。
病馀已怯金樽酒,捧立仍无玉碗冰。
奈此人间诸热恼,一杯清茗属高僧。
报恩寺避暑
风枝不动午云蒸,古寺嵯峨倚石层。
百丈虚廊荫华桷,半帘疏雨断飞蝇。
病馀已怯金樽酒,捧立仍无玉碗冰。
奈此人间诸热恼,一杯清茗属高僧。
注释:
- 报恩寺避暑:报恩寺是位于杭州的一座著名古刹,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避暑。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环境幽静宜人,是夏日避暑的理想之地。
- 风枝不动午云蒸:中午时分,阳光炽烈,风轻轻拂过树梢,树枝随风摇曳,形成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景象。而那厚厚的云层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被点燃了一样,散发出阵阵热气。
- 古寺嵯峨倚石层:报恩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它背靠着山崖,层层叠叠的石头构成了它的基座。这种古老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 百丈虚廊荫华桷:报恩寺内有一条长长的走廊,被称为“百丈”的虚廊。这里,高大的梁木被茂盛的绿植所环绕,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为整个建筑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 半帘疏雨断飞蝇:在报恩寺内,有一扇半开的窗户,窗外是一片翠绿的竹林。当雨水悄然落下时,竹叶上滴落的水珠如同断了线的珍珠般散落一地。这些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光线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宛如一群顽皮的飞蝇在空中飞舞。
- 病馀已怯金樽酒:诗人因病未能饮酒,心情难免有些低落。他拿起酒杯,但看到眼前的美酒却感到有些畏惧。可能是因为这金樽的美酒太过诱人,也可能是因为他对饮酒产生了一种厌倦感。
- 捧立仍无玉碗冰: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坚持端起酒杯,想要品尝一番。但他手中的玉碗却无法抵挡住杯中美酒的温度,使得玉碗表面结起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 奈此人间诸热恼:然而,世间的种种烦忧和困扰总是难以避免。诗人感叹道,这些烦恼就像炎热的夏天一样无处不在,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 一杯清茗属高僧:在这种烦躁的环境中,诗人找到了一丝清凉和宁静。他端起一杯清茶,希望这份清凉能够驱散心中的烦忧和疲惫。他把这杯清茶献给了身边的高僧,感谢他带来的安宁和安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报恩寺夏日避暑时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通过描写风动、云蒸、古寺、虚廊、飞蝇、金樽酒、玉碗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病愈和对酒的畏惧,以及把一杯清凉的茶送给高僧的行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夏日午后,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