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泥初出大明宫,端为朝廷知弱翁。
平地便开丞相府,乌台先跨玉花骢。
一时治行无前辈,共喜君王记自公。
暂假双旌临近辅,聊观海日正曈昽。

【注释】

紫泥:紫色的泥,古代用它封缄诏书。大明宫:唐代皇帝的行宫,在京城长安太极宫之北。朝廷知弱翁:朝廷对王舍人寄予的希望是知书达礼,温文尔雅,能助朝廷处理政务。平地便开丞相府:意思是说王舍人到任后能够很快的打开局面,治理好国家。乌台:御史台所在地,在京城长安东。玉花骢:指马名。杜甫曾写《骢马行》诗赞美过它。治行:政绩。前辈:前代人。共喜君王记自公:意思是说王舍人受到皇上的器重和信任。暂假双旌临近辅:临时授予王舍人双旌(即双节,古代大臣所持的仪仗),让他担任辅佐朝政的重任。曈昽:光明明亮的样子。

【赏析】

本篇应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送友人王起赴明州(今浙江宁波市)任刺史时作。

第一句“紫泥初出大明宫”,说明王舍人即将离开京城长安(大明宫),踏上仕途。紫泥,喻皇帝诏书,因为诏书是用紫泥封缄的。“端为朝廷知弱翁”一句,既点出了王起的年龄,又写出了朝廷对他的期望和信任:“端为朝廷知弱翁”,意思是说朝廷对王舍人寄予的希望是知书达礼,温文尔雅,能助朝廷处理政务;“知弱翁”,是说王起年轻而力不从心。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王舍人的祝贺和期望。

第二、三句“平地便开丞相府,乌台先跨玉花骢”,描写了王起到任后能够很快地打开局面,治理好国家的情景:“平地便开丞相府”,意思是说王起到了任后很快就有了一番作为。这句中“开”字下得很巧妙,不仅写出了王舍人到任后能够很快地打开局面,而且写出了他善于开导人心,得到百姓拥戴。“乌台先跨玉花骢”,意思是说王起刚上任就骑上了玉花骢(一种马名),这是说他办事干练,有胆有识。

第四句“一时治行无前辈,共喜君王记自公”,进一步赞扬了王舍人的政绩。这句的意思是说王舍人在任职之初就取得了良好的政绩,得到了百姓的拥戴,连皇帝也知道他。“无前辈”,是指没有前人的业绩可以借鉴。“记自公”,是说皇帝记得他。

第五句“暂假双旌临近辅,聊观海日正曈昽”,写王舍人暂时受命担任宰相辅政职务,并观看海日正升时的光辉景象。这句的意思是说王舍人暂任辅国一职,他虽然暂时受命担任宰相辅政职务,但是仍然要关心民情,了解民生疾苦,所以作者在这里也对他寄予了厚望。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沉郁顿挫,体现了诗人对王舍人深深的祝福与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