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外群山碧四围,风帆过尽小平堤。
先生独坐纱帷里,挂起南窗月满溪。

【释义】

郭仲质南窗二首

(其一)

檐外群山碧四围,风帆过尽小平堤。

(其二)

先生独坐纱帷里,挂起南窗月满溪。

【注释】

①郭仲质:即郭祥正,字子才、号雪岩,四川眉山人。

②南窗:指居室中面向南方的窗户。

③纱帷:用薄纱做的帐子。

④“挂起”:这里指把纱帷拉开,让月光洒进屋里。

⑤月满溪:指月光映照在溪水里,波光粼粼。

【赏析】

此为郭氏兄弟七律中的名篇之一。前一首题为《南溪夜归》,后一首题为《夜坐》。两诗都是写月夜景色和诗人闲居生活。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月夜下山水之幽静,以及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但第一首是写景,第二首则以景寓情,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孤寂清高的性格。

第一首写景,写景时又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句式整齐,对仗工整。

前两句:“檐外群山碧四围,风帆过尽小平堤。”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月夜山水图。诗人首先写自己居住的地方,屋檐外群山环抱,山色如碧;接着写自己的住处,小平堤上,风吹帆过,船儿已经驶远。这两句写出了时间是月夜,地点是小平堤,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图画。

第三句:“先生独坐纱帷里,挂起南窗月满溪。”诗人继续写景的同时,点出了自己的身份。他独自一人坐着纱帷里,看着挂在南窗上的月亮,月光洒满了溪水。这一句写出了自己独坐在纱帷里欣赏月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首是诗人借景抒情之作。诗人先写自己独坐纱帷里的情景,然后通过纱帷挂起了南窗里的月影,表现出一种恬静的心境。

首联:“先生独坐纱帷里,挂着南窗月满溪。”诗人以景衬情,把自己置于纱帷之内,透过纱帷观看外面的世界。同时,将南窗上的月光映照到了溪水中,使月影显得更加明亮。这里的月光既是实景,也是虚景,给人以朦胧而美好的感觉。

颔联:“挂起南窗月满溪。”诗人通过动作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南窗上的月光之上,使其成为了一个美丽的象征。同时,这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先生独坐纱帷里,挂起南窗月满溪。”诗人再次以景衬情,将南窗上的月光映照到了溪水中,使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美妙。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