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汉网疏天讨,胡儿马啮江南草。
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
至今战骨埋秋霜,伤心不忍问耆老。
龙蟠虎踞昔何雄,赤壁濡须在眼中。
浔阳江水射蛟处,旌旗拂天来向东。
艨艟塞川不敢下,昔人曾此破曹公。
横江九道波翻屋,试请轻兵渡淮曲。
夜入长安人不知,应见画图心已熟。
他日将军按此图,鼓行如西如破竹。
【诗句释义】
- 异时汉网疏天讨,胡儿马啮江南草。
- 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
- 至今战骨埋秋霜,伤心不忍问耆老。
- 龙蟠虎踞昔何雄,赤壁濡须在眼中。
- 浔阳江水射蛟处,旌旗拂天来向东。
- 艨艟塞川不敢下,昔人曾此破曹公。
- 横江九道波翻屋,试请轻兵渡淮曲。
- 夜入长安人不知,应见画图心已熟。
- 他日将军按此图,鼓行如西如破竹。
【译文】
观察骆元直的江南形势图
异时汉朝的网疏天讨伐,匈奴的马蹄践踏江南的草丛。
石头重镇难道没有兵力,将军不认识丹阳的路。
至今战骨埋藏于秋霜之中,我伤心到不忍心询问年长的老者。
龙蟠虎踞昔日多么雄壮,赤壁濡须就在眼帘中。
浔阳江水射向蛟龙之处,军旗拂天而来向东。
艨艟船只堵塞河川不敢过,过去的人曾在这里打败曹操。
横江九道波涌如翻屋,试着请轻装部队渡过淮曲。
夜晚潜入长安人们不知道,应该看到画中图心已经熟悉。
将来有一天将军根据这幅图,像西楚霸王一样挥师前进如同破竹一般。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历史战争场景的诗歌。首句”异时汉网疏天讨,胡儿马啮江南草”描绘了汉朝时期边疆的紧张局势和匈奴的威胁。第二句”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则揭示了当时军事上的困境和将领的无知。第三句”至今战骨埋秋霜,伤心不忍问耆老”表达了对战争中牺牲者的哀悼以及对老兵的同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长江一带的地势和战略位置,以及赤壁之战等历史事件,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主义。最后两句”他日将军按此图,鼓行如西如破竹”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像古代的英雄一样,以武力征服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