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花下探春雨,鸣鞭走马看花开。
今朝危坐空山里,不识春从何处来。
谁云山中春亦好,忽见花枝被花恼。
无奈穷愁辄赋诗,对酒簪花能绝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常见的古诗表达技巧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情感,然后结合诗句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进行赏析。此题要求对“酬刘英臣载酒送花”一诗逐句释义并赏析,考生要首先翻译诗句,并注意翻译的准确性。然后分析每句诗的意思,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
译文:
去年春天下着春雨,鸣鞭走马看花开。
今天危坐空山里,不知道春天从哪里来。
谁说山中的春天也美好,忽然看到花枝被花恼。
无奈贫穷忧愁就赋诗,对着美酒簪花能陶醉。
注释:①刘英臣:作者的朋友。②载酒:载着美酒。③探春雨:踏青时春雨绵绵。④空山:空寂的山中。⑤不识:不知、不晓。⑥春从何处来:春天从哪里来的?⑦谁云:谁说。⑧穷愁辄赋:因穷愁而作诗。辄:总是。⑨对酒簪花:对着美酒欣赏花朵。⑩绝倒:非常陶醉。
赏析:“去年花下探春雨,鸣鞭走马看花开。”这两句是写去春游赏花的情景。第一句写去春游赏花,第二句写春雨绵绵。“探春雨”“看花开”,可见游赏之乐。然而,“今朝危坐空山里,不识春从何处来”,则又是一番情景了:如今自己坐在山中,不知春天从哪里来。“危坐”,形容自己坐得端庄,安闲自得。“不识”,意谓不知,不解。这里表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境界。“谁云山中春亦好,忽见花枝被花恼”,这是写自己来到友人居处,见到满院繁花盛开的景象。第三句写友人刘英臣,第四句写花枝被花弄恼。这里既写刘英臣的为人,又写自己的感慨。“无奈穷愁辄赋诗,对酒簪花能绝倒”,这是全诗的关键句。“对酒”即饮酒,“簪花”指插花。“赋诗”,是说赋诗以遣愁闷;“绝倒”,是说沉醉到失态的地步。这是写自己赋诗饮酒,醉中插花。这四句是写自己在友人家赋诗,醉酒中欣赏花卉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