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琴安用胡公节,帘卷鸣弦自清切。
忽闻飞语冲骇机,亦虑过时听反舌。
仁风西来随传车,挥毫落纸蟠蛟蛇。
正逢久旱得霖雨,一洗槎蘖皆萌芽。
【注释】
友琴:以琴为友。胡公:指汉代的张良,字子房,号留侯,汉初杰出的谋臣。这里比喻傅彦本。鸣弦:弹琴的声音。清切:清晰悦耳。飞语:谣言、流言。骇机:使机括惊扰。反舌:喻人善辩。仁风:和善之风。传车:传令的车马。挥毫:即“挥笔”。蟠蛟蛇:形容书法笔势雄浑有力。槎蘖:指参差不齐不整齐的树木。萌芽:草木刚发芽。
【译文】
用琴交友何须讲究高节?一帘幽梦,听一曲琴音,声情悠扬,清亮而动人。忽然听到一些流言蜚语,令人惊恐,担心流言蜚语会冲乱我的心思,扰乱我的机括;又担心这些流言蜚语过时了,会被人反咬一口。和善之风从西边吹来,如同传车一般,我于是挥毫落纸,书写出如游龙盘曲、如蛇行腾跃般的美妙文字。正当久旱盼雨之时,终于迎来了及时降雨,滋润了万物,使得一切枯萎的草木都重新萌发新芽。
【赏析】
《次韵傅彦本三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与友人傅尧俞同游赤壁古战场。诗人在赤壁赋的基础上创作了《次韵傅尧俞三首》,其中第三首咏赤壁怀古诗。此诗前两句写赤壁美景和友人雅致,后两句写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全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意境优美,风格清新俊逸,是一首成功的七绝。
这首诗是一首咏赤壁怀古之作。诗人首先描写赤壁景色的优美,然后由景及人,引出自己的感慨之情。诗人对赤壁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同时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