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涨溪碧,天明望归舟。
飞帆出木杪,浩荡兀中流。
洪崖仙人姿,谓落沧海游。
兴尽却回棹,待此霖潦收。
抱琴出竹迎,倒披翠云裘。
风涛正可久,烟波生暮愁。
【注释】
江亭:临江的亭台。施倅醇翁:指施州知州王醇。阻水涨作诗寄之:阻遏涨满的江水,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赏析】
此诗写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当时作者正出任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县一带)通判,赴任途中经过施州。诗人在江亭候船时见江涨,遂赋诗以寄王醇,并托其捎交。全诗四联八句,一气呵成。首联点出江涨,颔联写候船时所见,颈联写候船者所想,尾联写候船时的心情。
首联“夜雨涨溪碧,天明望归舟”,写江涨。“夜雨”两句,是说夜来一场暴雨过后,江面涨得碧绿一片,天刚刚亮的时候,就望着归去的渡船。这是诗人在船上等待施州知州王醇时写的。江涨,即江水上涨。
第二联“飞帆出木杪,浩荡兀中流”,写候船时所见。上句写候船者在江边等候,下句写远处看见江面上驶过一只小帆船。“飞帆”二字,既形容风急,也形容帆飞。帆飞出水面,与江面相离,显得十分高远。“浩荡兀中流”,写江面宽阔,水势汹涌。“兀”字,形容水流直冲云霄的样子。
第三联“洪崖仙人姿,谓落沧海游”,写候船者所想。这里用“洪崖仙人”比喻王醇,说他像仙人一样乘着船儿从海上下来。“谓”字在这里是拟人化手法,使王醇仿佛真的从海上下来了。
末联“兴尽却回棹,待此霖潦收”,写候船时的心情。这两句写诗人看到水位下降后,心情舒畅地扬帆而去的情景。“兴尽”,指诗人心情畅快;“回棹”,指扬帆;“霖潦”,指雨水。
这首诗写诗人行旅中的见闻感受。前两联叙事写景,后两联抒情言志。诗人运用夸张和想象的笔法,把眼前所见所想写得形象鲜明,意境幽深,情韵悠长,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