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襟得清泠,世味增淡薄。
委蝉观四大,缚虎视六凿。
中肠过饥雷,益悟非妄作。

【注释】

  1. 阜城寺:地名。在山西永济县西,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2. 语还里:地名,在山西永济县北。
  3. 任伯首:即任伯雨(1509-1587),字伯雨,号龙峰,明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和思想家,曾师从王阳明,与汤显祖并称文坛“二龙”。
  4. 风襟:比喻胸怀开阔的诗人。
  5. 世味增淡薄:意思是世俗的滋味更加淡薄。
  6. 委蝉观四大:意为看透世间万物的本质。
  7. 缚虎视六凿:意即以大无畏的精神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8. 中肠过饥雷:意指内心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
  9. 相广者:意即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内涵。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于阜城寺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脱俗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诗歌开篇便描绘了诗人在阜城寺中的心境。他感到自己的胸怀像清风一样清新而宽广,这象征着他在面对世俗时所保持的清醒和冷静。同时,他也意识到生活的味道已经变得淡薄,这是因为他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诱惑和束缚,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超然境界。
    诗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感悟。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只有通过观察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本质。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事物本质的独特理解,也展现了他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扰时所保持的坚定和从容。
    诗歌转向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诗人表示自己将以无畏的精神去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因为他深知只有克服这些困难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诗歌总结了诗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他感到内心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这是因为他知道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这种追求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珍视,也展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
    这首诗通过对阜城寺中的所见所思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脱俗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它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一首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