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泪染竹根斑,风雨连朝下钓难。春浪急,石矶寒,买得茅柴味亦酸。

诗译:湘妃的眼泪染红竹根,风雨交加难以下钓。春日水浪翻滚,石矶上寒气逼人,买回的柴火味道也带着酸涩。

注释解析:

  1. 湘妃:古代传说中的一位美女,因舜帝被贬而哭泣,泪洒在竹子上,使得竹子出现斑纹。
  2. 风雨连朝:整日的风雨连绵不断,导致天气恶劣,钓鱼变得困难。
  3. 茅柴:一种用草制成的简易燃料,通常用于取暖或做饭,这里形容食物的酸味。
  4. 石矶:水中的岩石,通常是垂钓的好地方。
  5. 买得:意味着不得不,感觉无奈和苦涩。
  6. 颜貌:容貌,形容年纪轻轻但相貌端庄的女性。
  7. 髻鬟偏:指女性的发式独特,不随大流。
  8. 爱把:喜欢或者偏爱,这里可能表示对花枝的喜爱。
  9. 立柂前:站在船头,可能是为了吸引注意力或准备捕鱼。
  10. 王谌《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画溪吟客王子信为亚愚诗禅上人作渔父词七首》其三》:此诗是宋代诗人王谌所作,题目中提到“其三”可能表示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内容涉及湘妃泪染竹根以及风雨难钓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春天钓鱼场景,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结合。首先,诗句中的“湘妃泪染竹根斑”使用了历史故事中的美丽元素——湘妃的泪水,来象征自然的美,以及这种美所激发的情感影响。其次,“风雨连朝下钓难”表达了自然环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突出了自然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挑战和不便。最后,“买得茅柴味亦酸”则反映了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即使是简单的柴火也带有酸味,体现了生活的不易。

《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画溪吟客王子信为亚愚诗禅上人作渔父词七首》不仅是一首表达特定季节、地点和情境的诗歌,它还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和情感纠葛。通过这首诗,王谌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艺术空间,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文化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