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溪声响佩环,洗心堂下转潺湲。
数株古柳枯临水,百亩丛篁翠倚山。
岁久刊题多泯灭,时清景物自幽闲。
轺轩登览留佳句,顿觉林泉发妙颜。

【注释】

吕叔恭:唐代诗人。

和题皇华馆诗:即《和皇华馆题柳》,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皇华馆:唐时设置于安南国(越南)的接待使节、贡使、商贾等的外交机构,故址在今越南东京附近。

转潺湲:水声潺潺,回旋流动。

百亩丛篁:形容竹林茂密。

泯灭:磨灭,消失。

景物自幽闲:自然景色幽静悠闲,没有尘嚣。

登览:登高远望,浏览观光。

妙颜:美妙的容颜,指美好的景色使人感到高兴,也指美丽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是吕叔恭应安南国使者的要求而作的,所以诗中处处流露出对安南国的友好之情。

首句“何处溪声响佩环,洗心堂下转潺湲”,写安南国使者来到中国后,听到的潺潺流水之声,仿佛是他们佩环相碰的声音,不禁洗去心头的尘埃,心情变得宁静舒畅。这一句中,“溪声”、“佩环”都写出了声音,但“溪声”是实写,“佩环”是虚写;“洗心堂下”是实写,“潺湲”是虚写。“转潺湲”,是写溪声回旋流动。“数株古柳枯临水”,“百亩丛篁翠倚山”,是描写周围的环境。两句都是以动写静,通过水流声和柳树、竹子的摇曳,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之美。

第二联“岁久刊题多泯灭,时清景物自幽闲”。这是诗人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发挥。这里说:“岁月久远,那些曾经刻过字的石碑早已被磨灭了;时光清明,眼前的景物也显得那么幽静闲适。”这两句的意思是,安南国使者来到中国后,看到这里的山川风光,想到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心中充满了喜悦。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许多过去的文字都已经消失了,现在的景色又显得那么幽静闲适,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第三联“轺轩登览留佳句,顿觉林泉发妙颜”,是写安南使者在游览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使者们乘坐着轻便的车轿登上高处游览时,突然发现山林之中有一片泉水,泉水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林,景色优美迷人。这两句意思是说,使者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让这片山水更加美丽动人。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摹,表达了诗人对两国友好往来历史的回忆和对两国未来关系的祝愿。同时,通过对安南国使者的描绘,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人的高超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