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
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
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
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

诗句原文:

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 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 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 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

注释解释:

  • 萧洒桐庐守:指自己担任桐庐县的官职,显得洒脱自如。
  • 沧洲寄一廛:在沧洲(即长江边的荒地)中寄居一个小屋子。
  • 山光隔钓岸:山色隔着江岸,形容江边景色美丽。
  • 江气杂炊烟:江水的气息和煮饭的炊烟交织在一起。
  • 藜杖听鸣橹:手持藜杖,听着船夫摇橹的声音。
  • 篮舆看种田:乘坐篮子车去观看农民耕种的场景。
  • 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希望在盛世时期能共同治理国家,这种志趣将在将来显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豁达与淡泊名利的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诗中的“萧洒”一词,表现了作者不拘小节、自由自在的生活风格,而“沧洲寄一廛”则反映了他远离喧嚣、寄情山水的生活选择。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淡泊名利的生活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