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引金闺籍,身开石窌封。
灵輴悲吉路,象服俨虚容。
楚挽虽多相,莱衣不更缝。
谁知逝川底,剑自喜相逢。

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二首

王安石五言律诗鉴赏

子引金闺籍,身开石穷封。灵輴悲吉路,象服俨虚容。
楚挽虽多相,莱衣不更缝。谁知逝川底,剑自喜相逢。

一、注释与译文

  1. 注释
  • 子引金闺籍:指儿子继承了家族的荣耀和地位。
  • 身开石穷封:形容去世之人在死后仍保持着尊贵的地位。
  • 灵輴悲吉路:用灵车运送逝者,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 象服俨虚容:穿着象征高贵的服饰,表现出逝者的尊严。
  • 楚挽虽多相:楚地的人们悼念时常常有歌舞表演。
  • 莱衣不更缝:指逝者的衣服没有重新缝制过,保持原样。
  • 谁知逝川底:谁又知道这条河流的源头在哪里。
  • 剑自喜相逢:以剑比喻生死,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的敬仰和生者对死亡的坦然接受。
  1. 译文
    儿子继承了家族的荣耀和地位,逝者在死后仍保持着尊贵的地位。用灵车运送逝者,表示对死者的尊敬。穿着象征高贵的服饰,表现出逝者的尊严。楚地的人们悼念时常常有歌舞表演。逝者的衣服没有重新缝制过,保持原样。谁又知道这条河流的源头在哪里?以剑比喻生死,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的敬仰和生者对死亡的坦然接受。

二、赏析

  1. 艺术特色:本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充满情感的画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2. 思想内涵:诗歌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传递出生死观和人生观的思考。
  3. 文化影响:此诗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后世也广为传颂,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二首》不仅是王安石个人作品的展示,更是宋代文人对生命哲学、家庭伦理和社会风俗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解析和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