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见方坟涌半霄,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

诗句原文:

空见方坟涌半霄,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

注释:

  • “方坟”:指墓地的方形结构。
  • “半霄”:天空的上半部分,形容墓地之高。
  • “参寥”:可能是对死亡或超脱世俗的一种表述,此处理解为询问关于生死的问题。
  • “东返”:可能指的是回归东方的意思。
  • “本朝”:指自己的国家。
  • “遗寺”:旧时的寺庙。
  • “无钵”:可能指的是和尚没有携带饭钵的习惯。
  • “独龙”:指一个人独自行走的样子。
  • “陈迹”:指过去的痕迹或历史。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重登宝公塔后所作的两首诗中的一首。诗人通过描绘墓地的高耸和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于生死、国家、宗教和历史等多重议题的思考。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邃的历史观,将个人情感与时代思考巧妙结合,展现了其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王安石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能够深刻地触及读者的心灵,引人深思。这首诗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全面才能,是王安石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