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灯时见语惊人,更觉挥毫捷有神。
学问比来多可喜,文章非特巧争新。
蕉中得鹿初疑梦,牖下窥龙稍眩真。
邂逅两贤时所服,坐令孤朽得相因。

【注释】

篝(gōu)灯:用布或纸做成的小灯笼。君实待制景仁内翰:指苏轼的朋友苏辙,他曾任翰林学士承旨,人称“景仁”,苏轼曾给他写信说:“我与君实兄弟,同受先人之深恩,虽然天壤之间相去甚远,然情意相契,如同骨肉一般。”蕉中得鹿:见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夜读近作偶成》。龙眼:一种果实,其核两头尖锐形如龙眼,所以又称龙眼。牖下窥龙:见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夜读近作偶成》。邂逅两贤:见宋王十朋《梅涧杂记》。孤朽:《庄子》:“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而自得也。”后以“孤寒”比喻处境孤单。这里指自己。相因:互相依存。

【赏析】

此诗写诗人夜晚读书时,对友人苏辙的怀念和赞美。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却于简淡中透出真挚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对苏门四学士之一的苏辙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他学问文章的高度赞扬。

首联点明主题,是全诗的总纲。“时见语惊人”意思是:每当这时,灯光映照下,他的言语常常使人感到惊奇,而挥笔作文时更是神采飞扬。这是诗人对苏辙才华的由衷赞美。“更觉挥毫捷有神”是上句的深化,意思是:更觉得挥笔作文时精神振奋,文思敏捷。

颔联是诗人对苏辙才学的高度评价。“学问比来多可喜”,意思是说:近来见到他在学问方面取得的成就,真是令人高兴。“文章非特巧争新”,意思是说:文章不仅写得巧夺天工,而且新颖别致。

颈联是对苏辙人格的赞美。“蕉中得鹿初疑梦”,是说:在香蕉丛中突然得到一只野鹿,最初还以为是在做梦呢。“牖下窥龙稍眩真”,意思是说:从窗口下看,看到那条像龙一样的大鱼,有点眼花缭乱了,以为是真的蛟龙。

尾联是诗人对苏辙人品的进一步颂扬。“邂逅两贤时所服,坐令孤朽得相因”,意思是说:如果能够有幸遇到两位贤人,那么我也就能得到他们的帮助,使自己免于衰老。这里的“邂逅”是指偶然相遇;“孤朽”是指年老体衰;“相因”则是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的意思。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夜读时,看到好友苏辙的文章,情不自禁地写下的一首七绝诗。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朋友才华的赞扬之情。全诗结构完整,前后照应,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