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
结蟠茅竹才方丈,穿筑沟园未过旬。
我久欲忘言语道,君今来见句文身。
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应张奉议的邀请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张奉议的敬意和对佛道的领悟。
“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庵人。”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五匹战马渡过长江,开创了一个新国家;一头牛在震耳欲聋的吼声中,成为了一座寺庙的守护者。这里,战马和牛分别代表了国家的崛起和人民的辛勤劳作。
“结蟠茅竹才方丈,穿筑沟园未过旬。”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自己修行的场景:他在茅草和竹子搭建的小屋中打坐修炼;他穿行于沟谷之间,建造园林却还没完成。这里,“方丈”指的是寺庙的一角,“穿筑沟园”则表示他正在修建自己的家园。
“我久欲忘言语道,君今来见句文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道的深深敬仰。他认为,他已经很久没有忘记佛道,而张奉议的到来让他重新看到了佛道的魅力。这里的“句文身”是指和尚的纹身,是佛教徒的特殊标志。
“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总不亲。”这是诗人对张奉议的回应。他认为,无论是什么物质的东西,都无法与佛道相媲美;而现在的禅宗棒喝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再亲近。这里的“棒喝”是禅宗特有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棒打或喝斥来让弟子领悟禅意。
整首诗通过对五马、牛、茅竹、沟园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佛道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独特见解。同时,通过对张奉议的回应,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道的敬仰和对于禅宗棒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