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陶潜归去来,素风千岁出尘埃。
明时俊老心无累,故里高门子有才。
更作园林负城郭,常留花月映池台。
却寻五柳先生传,柴水区区但可哀。

诗句:彭泽陶潜归去来,素风千岁出尘埃。

译文:彭泽的陶渊明隐居归来,他的高尚品质如同历经千年仍不沾尘埃一般纯洁。

注释:彭泽,地名,指代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年著名的诗人。素风,这里指高尚的品格和作风。千岁,形容时间长久。不出尘埃,意指纯洁无暇。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陶渊明高尚品质的崇敬之情,认为他的人格魅力如同千年的松柏一样,历经时间的磨砺而更加纯净无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追求高洁品质的赞赏。

诗句:明时俊老心无累,故里高门子有才。
译文:在当今的时代,虽然我已年老但心境平和没有负担,我的家乡是一个有着高贵门第的家庭,我的儿子们都有着出众的才能。
注释:明时,指现在的时代。俊老,指年老但心态平和的人。故里,指的是家乡。高门第,形容家庭富贵。子有才,指家族中有出色的人才。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满足和自豪。尽管已经年迈,但他依然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为世俗所累。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家族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家业,继续发扬光大。

诗句:更作园林负城郭,常留花月映池台。
译文:我又重新修建了园林,背倚着城墙,经常留下花朵与月亮相伴,映照在池塘之上。
注释:园林,指私家花园或庭院。城郭,指城市的城墙。常留,指常常留下。花月,指鲜花和明月。池台,指水池和平台。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城市中建造私家园林的情景。背倚着城墙的设计既体现了对古典建筑文化的传承,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常留花月映池台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品味。

诗句:却寻五柳先生传,柴水区区但可哀。
译文:我寻找五柳先生的传记,却发现只有那片荒凉的柴水而已,只能让人感到悲哀。
注释:五柳先生,即陶渊明,此处指陶渊明的传记。却寻,意为寻找。五柳先生传,指寻找陶渊明的传记。柴水,指柴门之水,泛指简陋的居所。区区,意为微不足道。但可哀,表示只能让人感到悲哀。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生平的感慨和对其生活环境的无奈。寻找陶渊明的传记本是为了了解其人生经历和思想境界,但结果却是徒劳无功。只有柴门之水的荒凉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通过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他对陶渊明高尚品格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