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落尽雨昏昏,去马来牛漫不分。
当此沈阴无白日,岂知炎旱有彤云。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
回首凉秋知未远,会须重曝阮郎裈。
注释
酬微之:答谢白居易。梅暑新句:指白居易的《早秋曲江感怀》,其中“江头八月正秋风,酷爱新诗如旧朋”一句,被白居易誉为“梅暑新句”。
去马来牛:指天将放晴。去马,指日落;来牛,指日出。
沈阴:阴暗的天气。白日:指阳光。
炎旱有彤云:形容天气十分晴朗。
琴弦欲缓何妨促,画蠹微生故可熏:意思是说,琴弦本来应该松弛一点好弹快一些,但只要它没有损伤,就没有必要过分紧张;画上的蛀虫虽然细小,但也足以使整幅画受到损害,所以应当及时除去。
阮郎:晋朝阮孚,字隐居,善弹阮咸。据《世说新语》记载,他弹阮咸时,曾对人表示:“吾方于一径之中,周旋经涉。”后以“阮郎”泛指风流潇洒的人或事。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酬答白居易的《早秋曲江忆元九诗》之作。白居易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时,与诗人元稹、刘禹锡等人游处甚密。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白居易因受牛僧孺排挤,被免职回原籍洛阳,次年春到长安与元稹、刘禹锡等重聚。同年七月,又遭贬谪。这首诗就是诗人被贬之后,在长安与白居易相遇时写的。全诗八句,可分为四层。第一层写天将放晴时,人们却误以为仍是阴雨天气,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朋友遭遇的关怀同情。第二层写自己虽然琴弦已有些损坏,但只要没伤及根本,也不妨多弹一曲,说明自己虽已年老体衰,但仍希望继续为国家效力。第三层用典说明自己虽有小毛病,但也不至于影响大业的发展,仍可以继续从事自己的事业。最后两句写诗人在长安与白居易重逢,彼此感慨颇深,情义深厚,愿共同致力于国事。此诗语言朴实,情感真切,表达了真挚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