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万里一青袍,石栈天梯棰辔高。
多学似君宁易得,小官于此亦徒劳。
行追西路聊班草,坐忆南州欲梦刀。
他日寄声能问我,应从锦水至江皋。
【注释】
①永康:郡名。在今四川西部。
②青袍:官服。
③棰辔(suì pèi):指马鞭。比喻官职高。
④“小官”二句:言自己虽为小官,却无建树。
⑤行、坐:犹言去和留。
⑥锦水:指汉水之南。江皋:江边。皋,大土山。
⑦能问:即“欲问”。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诗人送赵燮赴蜀任永康簿,因感慨仕途坎坷而写。
开头两句写送别的地点、时间及赵燮的身份。首句写蜀地的山势高峻,次句写蜀道险阻,道路崎岖不平。这两句既点出了送别之地,又写出了送别时的时间和赵燮的身份,为下文的感慨作了铺垫。
第三联以赵燮自比,说自己虽然有学问,但官运不顺,做小官也没有建树。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感情的集中体现。诗人通过自己的遭遇来感叹世态炎凉,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懑。
第四联则表达了赵燮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和迷茫。他担心自己到蜀地后,会不会再遇到什么困难,能不能有所作为?
尾联则是对赵燮的勉励和祝福。诗人希望赵燮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取得成功,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的音讯。
此诗情感真挚深厚,语言简洁流畅。它既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关爱。同时,它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