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愁风雨劫春回,怕见枝头烂熳开。
野鸟不知人意绪,啄教零乱点苍苔。

诗的逐句释义:

  1. 次韵杏花三首 - 这可能指的是诗人为了响应或应和某个以“杏花”为主题的诗歌而创作的作品。”次韵”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在回应他人的诗词时使用,意味着按照前人的风格或主题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2. 只愁风雨劫春回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被风雨破坏的担忧和忧虑。”只愁”表示担心,”风雨”是自然现象,这里比喻为对春天的威胁或破坏者。”劫”在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形容风雨的力量很大,二是比喻春天像被困住一样无法自由地生长。

  3. 怕见枝头烂熳开 - “烂熳”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但这里带有贬义,暗指春天的开放是不自然、不健康的状态。诗人担心春天的开放不是自然成长的结果,而是受到外界条件(如风雨)的限制。

  4. 野鸟不知人意绪 - 此句描绘了自然界中的鸟儿对于人类情感或意志的无知。这里的”意绪”可以理解为人的情感或意愿,”野鸟”则是指那些生活在野外的鸟类。

  5. 啄教零乱点苍苔 - 这句诗描述了野鸟在春天的花朵上啄食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啄教”可能指的是鸟类在花朵上的啄食动作,”零乱”描述的是花瓣因啄食而变得凌乱不堪,”苍苔”指的是地面上覆盖着绿色苔藓的地面,可能是因为春天的雨水使得原本干燥的地方变得湿润。

译文与注释:

次韵杏花三首    
只愁风雨劫春回,怕见枝头烂熳开。    
野鸟不知人意绪,啄教零乱点苍苔。    

赏析: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中春天景象的观察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首先,诗人用“只愁”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可能因外界因素受损的担忧。接着,他通过“怕见枝头烂熳开”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过度开放状态的不满。这里的“烂熳”一词,虽然字面上描述花朵盛开的样子,但在语境中带有一种讽刺意味,暗示春天的开放并非出自自然的本意。

诗人转向描写自然环境,“野鸟不知人意绪”,描绘了鸟儿对人类社会情感的不理解。最后一句“啄教零乱点苍苔”,则通过描绘鸟儿在春天花朵上啄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一种保护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