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
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
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
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
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
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愿君博咨诹,无择壮与耇。
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
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酬王詹叔奉使江南访茶法利害见寄
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
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
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
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
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
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愿君博咨诹,无择壮与耇。
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
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注释:
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
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
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
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
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
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愿君博咨诹,无择壮与耇。
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
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维写给王詹叔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王詹叔江南访茶法利害见寄的感激和赞赏。全诗以茶法为主题,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王詹叔的敬佩之情以及对茶法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赏析和翻译:
第一联:“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 意思是:我将出使节杖交给了一群贤能的人才,希望通过他们来咨询、谋划,实现长久的目标。这里的“出节”是指出使节杖,象征着一种重任和使命;“付群材”则是将重任交给一群贤能的人,表明了诗人对于人才的重视和信任。
第二联:“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 意思是:朝廷如果能够这样(即注重茶法),那么国家自然就能够走向仁政,国运长存。这里的“若此”指的是朝廷应该如此行事;“跻仁寿”则是指达到仁德之治的境界。
第三联:“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 意思是:因此我知道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逐渐实现人民财富的增长。这里的“渐欲”表示逐步地想要;“人财阜”则是指人民财富的增长。
第四联:“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吾宗”指的是自己的家族,“恢奇士”则是指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选使自朝右”则是说这些杰出人才被选拔出来,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臣。
第五联:“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 意思是:聪明人一定很多,他们能够为皇上提供正确的分析和决策。这里的“聪明”指的是聪明才智;“为上归析剖”则是指为皇上提供了正确的分析和决策。
第六联:“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意思是:虽然王程路途遥远,但是国家的法制却不应该草率从事。这里的“王程”指的是王命所到之处的路程;“薄遽”则是指路途遥远;“邦法”指的是国家的法制;“难卤莽”则是指不应该草率从事。
第七联:“愿君博咨诹,无择壮与耇。” 意思是:希望您广泛地咨询和询问,不要只考虑年轻或年老的人。这里的“博咨诹”指的是广泛地咨询和询问;“无择壮与耇”则是指不要只考虑年轻或年老的人。
第八联:“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意思是:我了解茶山的百姓,他们并不一定都是富有的。这里的“知”是了解的意思;“茶山民”指的是茶山的百姓;“不必生皆厚”则是指不一定都是富有的。
第九联:“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 意思是:独自承担征集和征用的重任,仍然担心难以完成。这里的“独”是独自的意思;“当征求任”指的是承担征集和征用的重任;“尚恐难措手”则是指担心难以完成。
第十联:“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意思是:孔子也说平均就没有贫穷,这话今天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这里的“孔称”指的是孔子的说法;“均无贫”则是孔子所说的平等没有贫穷的意思;“此语今可取”则是指这话今天看起来很有道理。
第十一联:“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意思是:就好比想举起一千斤的重量,却让众人去承担一样。这里的“譬”是比喻的意思;“欲轻万钧”则是想要轻而易举地举起一千斤的重量;“当令众人负”则是指让众人去承担。
第十二联:“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意思是:强硬的话语怎么能适合呢?只能聊表一点心意而已。这里的“强言”指的是强硬的话语;“岂宜当”则是不适合用来表达的意思;“聊用报琼玖”则是指只是用来表达一点点心意而已。整首诗通过对茶法的探讨和思考,表达了对王詹叔的敬意和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