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诗句翻译:
-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 描述的是三代时期,即夏、商、周三朝的社会制度和财富分配情况。公私之间没有差别,财富平等共享。
-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 皇帝或统治者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像掌握北斗七星的斗柄一样控制天下。
-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 财富和权利的授予往往是出于个人利益或家族利益,而兼并则是邪恶行为。
-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 邪恶的人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他们的力量也无从产生。
-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 后世的人们开始颠倒原来的社会制度,普通百姓难以被统治。
-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 秦始皇不知道这个道理,反而建造了怀清台来显示权威。
-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 礼仪和道义逐渐被忽视,古代的经典也被埋藏在尘埃之中。
- 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
- 尽管法律仍然存在,但它们已经被废弃不用,不值得一提。
-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 平庸的官吏不懂得治理之道,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作为自己的“本领”。
- 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
- 庸俗的儒生不懂得变化,因此兼并之风无法消除。
-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 贪婪的欲望层出不穷,小人为了私利而私下合谋。
- 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 官员们争相争夺财富,使得民众更加可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揭示了财富分配的不公和权力滥用的问题。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社会公平、正义的怀念和对现代政治黑暗面的批判。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人性的贪婪和权力的腐蚀作用。同时,诗中也反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以及普通百姓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助。整体上,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是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