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君子居,而与小人游。
疵瑕不相摩,况乃祸衅稠。
高语不敢出,鄙辞强颜酬。
始云避世患,自觉日已偷。
如傅一齐人,以万楚人咻。
云复学齐言,定复不可求。
仁义多在野,欲从苦淹留。
不悲道难行,所悲累身修。
寓言九首
不得君子居,而与小人游。
疵瑕不相摩,况乃祸衅稠。
高语不敢出,鄙辞强颜酬。
始云避世患,自觉日已偷。
如傅一齐人,以万楚人咻。
云复学齐言,定复不可求。
仁义多在野,欲从苦淹留。
不悲道难行,所悲累身修。
【注释】
①君子:指有德行的贤人,这里指作者自喻。
②小人:指无德无才、品行恶劣的人。
③疵瑕:比喻缺点错误。
④摩:磨擦。
⑤齐人:齐国人,这里指孔子弟子曾参,孔子认为他是道德楷模。
⑥咻:喧嚷声。
⑦傅:通“奉”,侍奉、供养。
【赏析】
《寓言九首》,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诗人借咏叹九首寓言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对当时黑暗政治现实的不满。
前四句写诗人远离污浊的世路,寄情山水之间,与隐士为伍,过着清静的生活。然而,这毕竟是暂时的安宁,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并未平息,他仍忧心忡忡,深感前途渺茫。五至八句写诗人内心矛盾的加剧。他不愿直言进谏,因为怕触怒当政者;也不愿阿谀逢迎,因为那样会失去自己的人格尊严。于是,只得勉强应允,表面上应付差使,内心却十分痛苦。
九至十句写诗人的愤懑和无奈。他羡慕曾参这样的道德楷模,也想仿效他那样做一番事业,但现实却使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他感叹道:我追求的是仁义之道,可是道路艰难,令人痛心;我担忧的是身体受到摧残,精神上受到压抑,这都是因为我坚持操守,不肯随波逐流啊!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现实生活的艰难作了鲜明的对比。同时,通过对诗人心理活动的刻画,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恼。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