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
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
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
后生论常高,于世复何实。
【注释】
周公:《尚书》中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功臣。周公是辅助周武王建立周朝的第一功臣,所以后人尊称周公为圣人。七月:指周公旦辅佐周武王灭商的一年。王术:王者之术。
宣王:周宣王(公元前827年—前782年),姬姓,名姬静,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35年。考牧与宫室:指周宣王对百姓的征赋和对宫殿建筑的重视。
甘棠:即杜梨,又名杜衡,落叶乔木。传说周宣王时,有贤臣召伯巡行南方,百姓们为他种植甘棠树下,以纪念他。召伯:又称召虎,周宣王的大臣。能听讼:善于听取百姓的诉讼。
常高:指《论语》中的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于世复何实:对于世间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借古喻今,借史讽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开头两句,诗人借周公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了新王朝,来比喻自己的理想。接着写宣王重视农业生产、修筑宫室,以及重用召伯等事,说明自己理想的实现。但最后两句却是诗人的反话,表明现实政治的黑暗,并指出自己虽怀抱宏伟的抱负却无法施展的感慨。
诗篇从歌颂周朝的兴盛开始,到感叹宣王时代的政治败坏告终,中间插入了周公与召伯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既增添了诗篇的历史色彩,又突出了诗人的政治主张。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照应,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饰,却富有韵味。
首联“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赞扬了周公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的伟大功绩。
颔联“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则描写了宣王时期重视农业生产、修筑宫室等政绩。
颈联“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通过赞美甘棠树能够聆听百姓诉讼的故事,暗指召伯(召公)作为圣人的典范。
尾联“后生论常高,于世复何实”则批评了那些一味崇尚虚名而忽视实际的人,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脚踏实地、务实求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