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
蒲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
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
当惭边城戍,擐甲徂春冬。
【注释】
采采:采摘。霜露,指秋露。披披:形容衣服被雨打湿的样子。蒲茅:一种植物名。友: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以……为友,即和……交朋友。短褐:粗布衣。勿妒:不要嫉妒。市门人:集市里的人。绮纨(wán):有花纹的丝织品。被:通“披”。奴僮:奴仆。惭:惭愧,羞耻。当:应当。边城戍:驻守边疆的士兵。擐甲:穿着铠甲。徂(cú):往、去。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朴素生活的诗。前四句写农事活动,后六句写农人的生活情趣。全诗没有直接描绘景物,而是通过农事活动和农人生活来表现。诗中没有华丽的语言,却能生动地写出劳动人民质朴无华的情怀,使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首句“采采霜露下”,是说秋露洒在树叶上,晶莹闪光。第二句“披披烟雨中”,是说秋雨淋在身上,使衣服都湿了。第三句“蒲茅以为友”,说明诗人与蒲茅一样,甘于清贫,不羡慕富贵,第四句“短褐相与同”,说明诗人与粗布短衣同样,过着淡泊的生活。这四句,从衣、食、住、行方面,把农人朴实无华的生活写得惟妙惟肖。“勿妒市门人”,“市门”,指集市,“市门人”,指市场上的人。“绮纨被奴僮”,是说他们穿的是华丽的丝绸和细软的丝织品,奴仆们也穿着绸缎衣服,而农人却穿短褐粗衣,显然要被那些富贵人家所轻视。“当惭边城戍”,是说这些农人应当惭愧的是,他们虽然辛勤劳作,但是却不能免除征戍之苦,因为他们住在边远的乡村,远离朝廷,随时都有被征召入伍的可能。“擐甲徂春冬”,是说农人常常要穿上铠甲奔赴前线。这四句诗,从衣着到居处,从生活习俗到兵役制度方面,对农人艰苦的生活作了形象的描述,并表现出他们对这种生活的自豪感。
最后六句,写农人在劳动之余,也有许多乐趣。“勿妒市门人”,他们虽然生活清贫,但却不受社会上的歧视,可以自由自在地去集市上买东西,享受着市民的特权。“绮纨被奴僮”的市民,在这里,成了他们的“朋友”。农人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消磨时间。“当惭边城戍”,是说农人们感到骄傲的是,他们虽然生活在边远乡村,却能够保卫国家疆土,抵御外敌入侵。“擐甲徂春冬”,是说农人们常常要穿上铠甲奔赴战场。这六句诗,从社会风气到兵役制度,从劳动条件到生活情趣方面,对农人的精神风貌作了歌颂。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普通农人的生活。他虽然身披蓑衣,手执镰刀,日晒雨淋,但他从不羡慕城里人的豪华,也不抱怨自己的清苦。他以蒲草做友,和短褐为伴;他鄙视那些穿绮纨、骑奴僮的市民;他为自己的勤劳和勇敢感到自豪。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感情真挚,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