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
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
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无才治时难,量力当自弃。
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
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
含怀孰与语,仰屋思叹喟。
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
一肉傥易谋,万钟非得计。

注释:

爱日:指喜欢春天。

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sì):大雁在阴冷的沙丘上出生,冬天栖息在温暖的海滩上。

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天空广阔,看不到方向,所以不知道是南方还是北方;大雁迁徙是为了找食物,但并不以此为负担,因为食物是必需的。

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我因病体瘦弱,像粗俗的人一样,被人轻视。

无才治时难,量力当自弃:我没有才能处理国家大事,只能量力而行,自己放弃。

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没想到塞上的霜雪,飘然落下,又有什么要紧。

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家中高堂已经是满头白发,而我却热爱着春天。

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qǐ):悲风呼啸在平原上吹过,我只能喂马休息一会。

含怀孰与语,仰屋思叹喟(kui):心中有所感慨,却又找不到人诉说,只能仰望着屋梁叹息长叹。

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孟子的母亲知道儿子身体不好,不能承受重任,所以不让他继承家业;妻子也耻于被束缚在家做妇人,要出去远游。

一肉傥易谋,万钟非得计:一块肉难道就可以换得万钟的俸禄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大雁迁徙的诗,诗人通过描述大雁的迁徙过程,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首联“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描绘了大雁在春天出生、冬天栖息的场景,展现了大雁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颔联“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表达了大雁在迁徙过程中,虽然面临艰难险阻,但并不会因为食物问题而停下脚步。这里的“冥冥”一词,既形容大雁在天空中飞行时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颈联“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则表达了诗人因身体原因而感到痛苦和无助,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只看重物质财富、轻视人才的人。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也揭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远大抱负。

接下来的句子“无才治时难,量力当自弃”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自己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只能量力而行,选择放下。这里的“自弃”一词,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也表明了他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

最后两句“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则是诗人对大雁迁徙过程的赞美。他认为大雁不畏寒冷、勇往直前,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同时,诗人还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一切。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雁迁徙的过程,展示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远大抱负。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