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君不见长安公卿家,公卿盛时客如麻。
公卿去后门无车,惟有芳草年年佳。又不见千里万里江湖滨,触目凄凄无故人。
惟有芳草随车轮。一日还旧居,门前草先锄。草于主人实无负,主人于草宜何如。
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
注释:
勿去草 :不要除掉这些草。
勿:不要,此处是不要除掉的意思。
去:去掉、除掉。
草无恶(è):没有邪恶,这里是指野草。
若比世俗俗浮薄:如果和那些世俗的人比较起来。
君不见长安公卿家:你没看见长安的权贵人家。公卿:泛指高级官员。
君:你,指作者自己。
公卿盛时客如麻:公卿当权的时候,宾客如云。
公卿去后门无车:权贵们离开以后,家门不再热闹。
惟:只,只有,这里是“惟有”的意思。
芳草年年佳:只有这野草年复一年都是那么美好。
又不见千里万里江湖滨:可你又不曾见到那远离家乡的江河之滨。
触目凄凄无故人:看到的景象让人伤感,没有人陪伴。
惟:只,只是。
惟有芳草随车轮:只有野草随着车轮滚动。
一日还旧居:有一天回到了老家。
还:返回,回到。
旧居:旧居所,作者的家乡。
门前草先锄:在门前,首先将野草除去。
锄:除草,除去。
草于主人实无负:这草对主人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负:有负担、有责任。
主人于草宜何如:主人对于这草应该怎么样呢。
宜:应该,应当。
赏析:
这首诗以“勿去草”为题,意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视,以及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一顾。全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权贵家的奢华与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诗人通过描写长安公卿家、江河边的风景以及自己家乡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诗人也用反问的形式,呼吁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