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形胜好,山转与江抛。
泉古应黄蘖,亭新换白茅。
雨馀苍藓合,春晚绿阴交。
欲问香岩旨,风林竹自敲。

【注释】

题宣州书堂山寺:诗题是写景的,但诗中却有议论。宣州在今安徽省宣城一带。书堂:指寺院。书堂山寺,即宣州境内的书堂山之寺院。形胜:地形地势优越。山转:山峰转向。抛:倾斜。泉:指山中的清泉。黄蘖,古地名,今属安徽池州。白茅,新种的竹。苍藓:青苔。交:交错。香岩:指香炉峰。相传唐白居易曾在此隐居。旨:宗旨、意旨。风林:清风拂过的树林。敲:摇撼。

【译文】

书堂山风景秀丽,群山环抱,江水流淌。

古老的山泉应和黄蘖寺的泉水相合,新的亭台换代了白茅所建的庙宇。

雨后青苔与苍藓交织在一起,春天的绿荫交错成网。

想要问一问隐士白居易隐居时的山林意境,那清风摇曳的树林里竹影自鸣。

【赏析】

此诗首联“书堂形胜好,山转与江抛”,描写书堂山的景色,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突出书堂山的秀美。书堂山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位于群山环绕之中,而长江又流经其下。因此,诗人首先从书堂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入手,描绘出一幅书堂山山水秀丽、风光旖旎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颔联“泉古应黄蘖,亭新换白茅”,则进一步点明书堂山的特色,并引出下文。黄蘖寺和白茅亭是书堂山的两个著名的景点。其中,黄蘖寺历史悠久,而白茅亭则是新建的,两者形成一种对比。这两句诗既赞美了黄蘖寺和白茅亭的美丽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同时,这也为下文的议论作了铺垫。

颈联“雨馀苍藓合,春晚绿阴交”,进一步描绘了书堂山的春日美景。在春雨过后,山上的青苔与苍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在春天的夜晚,山间的树木与绿荫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书堂山的春日景色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欲问香岩旨,风林竹自敲”,则转入了主题。诗人在这里想要向隐士白居易请教关于香岩的旨趣,并想象着清风摇曳的树林中的竹林传来阵阵清脆的声音,宛如有人在那里敲打着什么。这两句诗不仅表现出诗人对白居易的仰慕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书堂山的秀美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