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千里下邦畿,三月宜新对敌围。
江上扁舟随处是,烟中华屋转头非。
逢人借问何时定,有客来传二圣归。
已办笭箵学元结,卜邻犹冀不相违。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诗句的意思来理解,同时要注意注释的内容。本题要求学生对“避寇糁潭登李彦修延秀阁”进行赏析。从全诗看,这是最后一句诗;从这一句看,是写登上延秀阁后所见所感的。“王师千里下邦畿”,王师指的是皇帝派来的朝廷的军队,千里是指距离遥远;“邦畿”“指京城长安。这句的意思是说:朝廷的军队已经渡过千里,来到京城附近的边境上。接着诗人又描写了当时的形势。“三月宜新对敌围”,意思是说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敌人正包围着京城。这里的“宜”、“对”都是动词,“宜”表示应该这样,“对”表示面对;“围”是名词,指包围圈,这里用来形容敌军把京城包围得像一个圈一样,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猖狂。“江上扁舟随处是”,意思是说在长江上随时可以见到船只来往。这里的“江上”、“扁舟”“随处是”都是动词,“江上”是名词,指长江;“扁舟”是名词,指小帆船;“随处”是副词,意思是到处、处处;“是”是动词,指存在。这句的意思是说:江上随时都可以看到往来的小帆船。“烟中华屋转头非”,意思是说烟雾缭绕中的华屋转眼之间不见了(指被火烧掉)。这里的“烟中”是名词,指烟雾缭绕之中;“转头”是动词,意思是转眼、转瞬之间;“非”是动词,指消失。这句的意思是说:烟雾缭绕中的华屋转眼之间就消失了。这两句的意思是:王师远渡而来,三月间又逢战火纷飞。江上的船只随时可见,而烟雾缭绕中却已看不到华屋了。
【答案】
王师千里下邦畿,三月宜新对敌围。
江上扁舟随处是,烟中华屋转头非。
逢人借问何时定,有客来传二圣归。
已办笭箵学元结,卜邻犹冀不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