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岁云暮,艰难予岂堪。
关山怀远别,弓矢废清谈。
风色霁还暖,梅梢春已酣。
信音惊远雁,心绪乱游蚕。
投笔班超近,擒戎李靖惭。
行吟望西北,赴难有虞潭。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为友人彦逢弟所写的,以追和东坡的《立春韵》而作。

第一句“荏苒岁云暮”,意思是时光匆匆,不知不觉中,一年又即将过去。这里的“荏苒”是形容时间飞逝的样子,“云暮”则是指天已晚。

第二句“艰难予岂堪”,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这里的“艰难”指的是政治上的困难,而“予”则是作者自称,表达了他的无助感。

第三句“关山怀远别”,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关山”指的是边关和山川,而“怀远别”则是指怀念远离的人或地方。

第四句“弓矢废清谈”,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与妥协。这里的“弓矢”指的是武器,而“清谈”则是指高雅的谈论或辩论。

第五句“风色霁还暖”,描述了天气转晴后的温暖景象。这里的“风色”指的是风向和风色,而“霁”是雨后天空晴朗的意思。

第六句“梅梢春已酣”,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梅花盛开的景象。这里的“梅梢”指的是梅花枝条,而“春已酣”则是指春天已经达到了极致。

第七句“信音惊远雁”,表达了诗人收到远方亲人来信时的惊喜之情。这里的“信音”指的是信件的声音,而“惊远雁”则是指让远飞的雁鸟感到惊讶。

第八句“心绪乱游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混乱。这里的“心绪”指的是心情,而“游蚕”则是指蚕丝缠绕的状态,象征着内心的纠结和不安。

第九句“投笔班超近”,描绘了诗人放下笔杆,准备投身仕途的决心。这里的“投笔”指的是放下笔杆,而“班超”则是东汉时期的名将班超,他曾经弃文从武,为国家效力。

第十句“擒戎李靖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取得功名的羞愧之情。这里的“擒戎”指的是擒拿敌人,而“李靖”则是唐代的名将李靖,他曾经平定过叛乱。

第十一、十二句“行吟望西北,赴难有虞潭”,描述了诗人在西北地区行吟,准备迎接困难的情境。这里的“行吟”指的是行走中吟诵,而“西北”则是指地理方位,表示诗人正在前往西北地区。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的坚韧和决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韵味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