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云俯仰三百日,相逢底事常匆匆。
去年江上识君处,凿冰初见阳冲冲。
分携不觉秋又晚,向来旱气方蕴隆。
君如镇西我淝水,我往无事还何功。
而君被檄试多士,考覈曲尽权衡公。
作诗恶用求好语,好语正自添诗穷。
有时嗣响姑趁韵,兹意只欲安微躬。
争如闭门绝庆吊,著书远继吾家充。
静言培塿亦何罪,不韪正坐睎衡嵩。
茅斋雨过风露肃,青灯夜讽赓秋虫。
更阑耿耿不成寐,卧听江城鸣画筒。
披云俯仰三百日,相逢底事常匆匆。
去年江上识君处,凿冰初见阳冲冲。
分携不觉秋又晚,向来旱气方蕴隆。
君如镇西我淝水,我往无事还何功。
而君被檄试多士,考覈曲尽权衡公。
作诗恶用求好语,好语正自添诗穷。
有时嗣响姑趁韵,兹意只欲安微躬。
争如闭门绝庆吊,著书远继吾家充。
静言培塿亦何罪,不韪正坐睎衡嵩。
茅斋雨过风露肃,青灯夜讽赓秋虫。
更阑耿耿不成寐,卧听江城鸣画筒。
【注释】
- 披云:指诗人在云雾缭绕中行走的样子。
- 云:这里指诗人的诗歌。
- 俯仰:上下、左右。
- 三百日:形容时间漫长,难以度过。
- 相逢:相遇。
- 底事:为何。
- 匆匆:匆忙。
- 阳冲冲:阳光明媚的样子。
- 分:分别。
- 旱气:天气干旱。
- 镇西:地名,这里指诗人的家乡。
- 我淝水:指诗人自己所在的地区,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
- 无事:没有事情,闲适。
- 而:你
- 檄:古代的一种公文,用于发布命令或征召士兵。
- 考核:审查核实。
- 赋(wǔ):一种文体,以抒情为主要特征。
- 恶:怎么。
- 好语:美好的语言。
- 嗣响:继承前人的声韵。
- 兹意:这里的意思。
- 竞:竞争。
- 着:穿着。
- 书:书信。
- 微躬:自己的身体。
- 霁: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 赓(gēng):继续吟诵。
- 画筒:古代绘画用具,这里指画笔。
【赏析】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好友孙兴宗所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披云俯仰三百日,相逢底事常匆匆。
去年江上识君处,凿冰初见阳冲冲。
分携不觉秋又晚,向来旱气方蕴隆。
君如镇西我淝水,我往无事还何功。
而君被檄试多士,考覈曲尽权衡公。
作诗恶用求好语,好语正自添诗穷。
有时嗣响姑趁韵,兹意只欲安微躬。
争如闭门绝庆吊,著书远继吾家充。
静言培塿亦何罪,不韪正坐睎衡嵩。
茅斋雨过风露肃,青灯夜讽赓秋虫。
更阑耿耿不成寐,卧听江城鸣画筒。
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孙兴宗所作,表达了他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首句“披云俯仰三百日,相逢底事常匆匆”,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长久的友谊和频繁的相聚。诗人在云雾缭绕中行走,与朋友相遇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常常感到匆匆忙忙。
次句“去年江上识君处,凿冰初见阳冲冲”,回忆了与朋友相识的经历。诗人曾在江边见到朋友,当时正值寒冬,他们一起凿冰捕鱼,阳光照射下,水面波光粼粼,十分美丽。
第三句“分携不觉秋又晚,向来旱气方蕴隆”,描述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诗人与朋友分手时并不感到伤感,因为他知道秋天即将过去,而冬天的旱气已经酝酿成熟。
第四句“君如镇西我淝水,我往无事还何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信任和支持。他像诸葛亮一样,担任镇西将军,而诗人则像刘备一样,前往淝水征战,但并无功劳。
第五句“而君被檄试多士,考覈曲尽权衡公”,赞扬了朋友的公正无私。他被任命负责考核众多人才,他的考核工作公正无私,能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
第六句“作诗恶用求好语,好语正自添诗穷”,指出了写诗应该追求真实感人的语言,而不是追求华丽辞藻。诗人认为,真正的好诗是那些能够打动人心、引人深思的作品。
第七句“有时嗣响姑趁韵,兹意只欲安微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和支持。他希望友人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能够安顿下来,不要过于忧虑和不安。
第八句“争如闭门绝庆吊,著书远继吾家充”,劝诫友人不要过分关注世俗之事,而是应该专心致志地从事学问和写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著作来传承家族的学问和文化。
第九句“静言培塿亦何罪,不韪正坐睎衡嵩”,批评了那些沽名钓誉的人。他认为这些人只是表面上做得很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付出努力,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获得了虚名。
第十句“茅斋雨过风露肃,青灯夜讽赓秋虫”,描绘了诗人独自居住时的寂静夜晚。雨后的天空清澈明亮,秋风带来了凉爽的感觉,而一盏青灯下,他在默默地吟诵着诗歌。
第十一句“更阑耿耿不成寐,卧听江城鸣画筒”,表达了诗人无法入睡的痛苦。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只能听到江城传来的画筒声。
第十二句“静言培塿亦何罪,不韪正坐睎衡嵩”,批评了那些沽名钓誉的人。他认为这些人只是表面上做得很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付出努力,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获得了虚名。
第十三句“茅斋雨过风露肃,青灯夜讽赓秋虫”,描绘了诗人独自居住时的寂静夜晚。雨后的天空清澈明亮,秋风带来了凉爽的感觉,而一盏青灯下,他在默默地吟诵着诗歌。
第十四句“更阑耿耿不成寐,卧听江城鸣画筒”,表达了诗人无法入睡的痛苦。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只能听到江城传来的画筒声。
第十五句“静言培塿亦何罪,不韪正坐睎衡嵩”,批评了那些沽名钓誉的人。他认为这些人只是表面上做得很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付出努力,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获得了虚名。
第十六句“茅斋雨过风露肃,青灯夜讽赓秋虫”,描绘了诗人独自居住时的寂静夜晚。雨后的天空清澈明亮,秋风带来了凉爽的感觉,而一盏青灯下,他在默默地吟诵着诗歌。
第十七句“更阑耿耿不成寐,卧听江城鸣画筒”,表达了诗人无法入睡的痛苦。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只能听到江城传来的画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