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有遗膻,堂下无聚蚁。
但知嗜欲求,不必风雨至。
客方笑营营,贪得故无几。
安知万类中,趋舍忘彼己。
天乎顾人寰,等是一时戏。
受形巨细分,阽危后先尔。
浸淫蚍蜉生,穴柱从此始。
庄生亦知言,信矣当弃智。
【注释】
- 遗膻:遗留的腥膻气味。
- 营营:忙碌的样子。
- 万类:指万物。
- 天乎:天呵,天呵!
- 顾:看。
- 浸淫:渐渐滋长,蔓延。
- 蚍蜉:一种无足的小昆虫。
- 信矣:确实如此。
- 弃智:摒弃智慧。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人借“蚂蚁”来喻人,以蚂蚁营巢为喻,写人的贪心不足,而终至覆灭。此诗通过蚂蚁的生活习性,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
全诗可分为三层。前四句写堂上蚂蚁营巢,后四句写蚂蚁之营巢者忙而无所得。中间四句则写蚂蚁营巢者所忙之事与人生何异。结尾四句是诗人感慨。
首联“堂上有遗膻”,写堂上蚂蚁营巢,“堂下无聚蚁”,写蚂蚁之营巢者忙而无功。这是第一层。“但知嗜欲求,不必风雨至”两句,承上启下,写蚂蚁虽忙而无所得,因为蚂蚁只知道嗜欲追求,不知“风雨至”。这是第二层。这两层,是说蚂蚁虽然忙碌,但结果却是徒劳无益,正如人生一样。第三联“客方笑营营,贪得故无几”两句,写蚂蚁营巢者忙而无所得,是因为其贪婪之心太过强烈,以致于没有收获。这是第三层。这两层,是从蚂蚁的角度来写人生。第四联“安知万类中,趋舍忘彼己”两句,写蚂蚁营巢者忙而无所得,也是因为它们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只专注于眼前的利益。这是第四层。这两层,是从蚂蚁的角度来写人生的。第五联“天乎顾人寰,等是一时戏”两句,写蚂蚁营巢者忙而无所得,是因为人类都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就像蚂蚁一样,只是一场游戏而已。这是第五层。这两层,是从蚂蚁的角度来写人类的。第六联“受形巨细分,阽危后先尔”两句,写蚂蚁受到形体的限制,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而人类则不同,他们可以超越形体的限制,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翱翔。这是第六层。这两层,是从蚂蚁和人类的角度来写生活的不同。第七联“浸淫蚍蜉生,穴柱从此始”两句,写蚂蚁受到形体的限制,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而人类则不同,他们可以超越形体的限制,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翱翔。这是第七层。这两层,是从蚂蚁和人类的角度来写生活的差异。第八联“庄生亦知言,信矣当弃智”两句,写庄子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放弃一切世俗的欲望,去追求内心的宁静。这是第八层。这两层,是从庄子和人类的角度来写生活的不同。整首诗以蚂蚁为喻,通过描写蚂蚁的忙碌无所得,来反映人生的种种烦恼和困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