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矣东门路,空悲未尽情。
交亲逾四纪,忧患共平生。
此去音容隔,徒多涕泪横。
蜀山千万叠,何处是佳城。

诗句解析

  •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表达了诗人对苏黄门子由命运的担忧和哀悼。这里的“宜”表示应该、应当,强调了静者应有的安宁和长寿;而“胡为忽梦楹”则表现出诗人的疑惑和不解,为何突然之间会如此。
  • 译文:静者应当享有长寿,但为何突然梦到楹柱?
  • 注释
  • “宜”: 应当、适合
  • “胡为”: 为什么
  • “忽梦楹”: 突然梦到楹柱
  • 赏析:整句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苏黄门子由的深深忧虑和不安,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困惑。

译文与解析

  • 原文:已矣东门路,空悲未尽情。
  • 译文:已经离开东门道路,只能悲伤无法倾诉的心情。
  • 注释
  • “已矣”: 已经
  • “东门路”: 指东门的道路或生活道路
  • “空悲”: 白白地悲伤
  • “未尽情”: 未能尽情表达的情感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告别东门生活后,心中无法言说的悲哀和遗憾。这种离别带来的情感是深沉而复杂的,既包含了现实的无奈,也包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译文与解析

  • 原文:交亲逾四纪,忧患共平生。
  • 译文:多年的交情超过了四年,一起经历的忧患伴随着我们一生。
  • 注释
  • “交亲”: 多年的交情
  • “逾”: 超过
  • “四纪”: 四年
  • “共”: 伴随
  • “平生”: 一生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与其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共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种长期的友谊和共同的经历使他们的关系更加牢不可破。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译文与解析

  • 原文:此去音容隔,徒多涕泪横。
  • 译文:此去音容相隔,徒增泪水横流。
  • 注释
  • “此去”: 指离开这里或前往他处
  • “音容”: 声音和面容
  • “隔”: 相隔
  • “徒”: 只、仅仅
  • “涕泪横”: 泪水纵横交错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深切感受,以及离别带来的痛苦和不舍。诗人用“音容”和“隔”来强调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而“徒多”则强调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悲伤。

译文与解析

  • 原文:蜀山千万叠,何处是佳城。
  • 译文:蜀山千万重重叠叠,不知道哪里才是理想的安身之所。
  • 注释
  • “蜀山”: 蜀地的山峦
  • “千万叠”: 形容山峦众多且重叠
  • “何处”: 哪里
  • “是佳城”: 理想的安身之所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之地的迷茫和寻找。诗人用“蜀山千万叠”来描绘蜀地的壮丽景色,而“何处是佳城”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归宿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受。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纠结,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和人生困惑。

这首诗通过对苏黄门子由的离世表达哀伤之情,并通过其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