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却钳锤过赤城,先声知已沸腾腾。
当机棒喝须端的,护法神通莫尽凭。
脚底涌泉同莹洁,脊梁天柱共崚嶒。
果符鼓棹沧溟句,海角元来欠一灯。
【注释】
- 耐翁:即耐得翁,宋代人。住天柱山,延恩寺。
- 钳锤:佛教语,指金刚杵(金刚杵是佛教中用来降伏妖魔和恶鬼的法宝)。赤城:山名,在浙江。
- 先声:佛经中的“三时教”。谓过去未来现在三种时相,而以未来时最为重要。沸腾腾:比喻佛法如洪水猛兽,汹涌澎湃。
- 当机棒喝:佛教禅宗语。当机的时节,棒喝的机缘。
- 护法:护持正法、弘扬佛法。神通:佛家语,指佛及菩萨等所显现的各种神奇能力。
- 涌泉:佛教语,指从内心流出的智慧与悟性。
- 天柱:山峰名,在今安徽黄山一带。
- 沧溟:大海。
- 元来:本来、原来。
【赏析】
此诗为赠别之作。作者与耐翁同游天柱山,并结伴同游于大江之上,于是写下了《送耐翁住天柱延恩》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首联:“换却钳锤过赤城,先声知已沸腾腾。”这两句写耐翁住天柱山,延恩寺。他手执禅杖,迈着坚定的步伐,经过赤城的险峻山峰,先声已如沸腾之水,势不可挡。这两句写出了耐翁的气魄,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他的喜爱之情。
颔联:“当机棒喝须端的,护法神通莫尽凭。”这两句写出了耐翁的佛学修养。当他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时,能够运用佛法,用禅杖作为棒喝,使人醒悟;他具有护法的本领,可以降服邪恶,使一切恶鬼邪魔都畏惧他的力量。这两句写出了他对佛法的领悟和运用。
颈联:“脚底涌泉同莹洁,脊梁天柱共崚嶒。”这两句写出了耐翁的品德。他的脚印就像涌出的泉水一样洁净,他的脊梁像耸立的天柱一样高大。这两句写出了他对佛道的修行和追求。
尾联:“果符鼓棹沧溟句,海角元来欠一灯。”这两句写出了对耐翁的祝愿。希望他能如鼓棹沧海的壮士一般,勇往直前;希望他能照亮海角天涯,让一切迷失方向的人们重新找回自己的光明之路。这两句写出了对耐翁的祝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