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文不过欲趋新,从此相疏有几人。
个里未知全是命,平时无用苦劳神。
后先难必三年事,得失同归万古尘。
堪笑近来狂士计,求荣就辱太迷津。
注释:
南省有感
魁文(指科举考试中的文章)不过欲趋新,从此相疏有几人。
个里未知全是命,平时无用苦劳神。
后先难必三年事,得失同归万古尘。
堪笑近来狂士计,求荣就辱太迷津。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刘克庄在南省科考中所作的《南省试墨》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首联“魁文不过欲趋新,从此相疏有几人。”诗人以尖锐的笔触指出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弊端。他认为,那些只追求新奇、不注重实际的人才,只会使得彼此间的关系变得疏远。这种风气在科举考试中普遍存在,导致真正有才能的人难以脱颖而出。
颔联“个里未知全是命,平时无用苦劳神。”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科举考试的弊端。他认为,人们只知道通过努力学习去追求功名利禄,却忽略了自己的能力和命运。而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却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埋没。这种状况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
颈联“后先难必三年事,得失同归万古尘。”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批判。他认为,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在科举考试中被淘汰,但他们的事迹却被永远铭记在历史长河中。这反映了科举考试制度的残酷性和不公平性。
尾联“堪笑近来狂士计,求荣就辱太迷津。”诗人最后用讽刺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看法。他认为,那些追逐名利、迷失道路的人们,真是可笑至极。这种心态让人们失去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信念,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堕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揭露了科举考试制度的荒谬和弊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这种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