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征袖拂孤篷,饱历风霜似有功。
行李又谋千里外,别情多在数联中。
骚骚荻岸飘新白,索索枫江落冷红。
若遇雁音频寄字,寒窗时欲对清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歌内容。然后逐句解释诗句,并分析其意境及情感。
“年年征袖拂孤篷”,第一句写送别的时间,每年逢秋都要送人到武昌。“年年”表明这是诗人每年都要做的事。第二句点明了送别的季节是秋天,因为只有秋天才“征袖拂孤篷”,即秋风萧瑟。“孤篷”即单薄的船篷。这里用“孤篷”来比喻友人所乘之舟。“饱历风霜似有功”,意思是说在旅途中饱经风霜,像立下功劳一样,表现出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支持、鼓励和祝福。
“行李又谋千里外,别情多在数联中。”第三句写送别时的情境。“行李”即行李,指友人出行携带的物品。“谋”,谋划。“千里”泛指遥远的地方。“别情多在数联中”,意思是说分别之情多在书信里。作者认为离别之情大多都寄托于书信之中。
“骚骚荻岸飘新白,索索枫江落冷红。”第四句写秋末冬初的景象。“骚骚”是水声。“荻岸”即芦苇岸边。“新白”,是刚被吹落的芦花。“索索”是落叶随风飘动的声音。“落冷红”是指枫叶因天气寒冷而变成的红色。“寒窗”指友人在远离家乡的外地读书,只能借助“寒窗”读书。
“若遇雁音频寄字,寒窗时欲对清风。”第五句写友人远游在外,自己盼望他早日归来,所以想托鸿雁捎去书信,表达思念之情。“清”指清风。“寒窗”指的是友人远行后自己所居住的屋子。
【答案】
译文:
每年秋季都要送人到武昌
我那漂泊的孤篷饱经风霜
你的行李又在谋划着千里之外的行程
你离乡别井的别情多在书信中
芦花飘飘,新芦花飘落在江边
枫叶落下,一片片红叶落到江上
如果遇到鸿雁飞过,我就会传给你我的思念
我常常对着清风想念远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