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群羊儿,群羊化为石。
山后谦牧翁,双牛挂虚壁。
仙佛道不同,妙处各自得。
我来牧坡上,牧翁已牧出。
风行麦浪高,日暖柳阴直。
沙平草正软,隔林数声笛。
试问翁牧意,着鞭还用力。
牵起鼻撩天,踏地四蹄实。
渴饮菩提泉,饥来噍刍苾。
步行颠倒骑,神光背上射。
因悟角前后,通身白的皪。
勿使蹊人田,毋乃失其职。
舍策脱蓑归,人牛两无迹。

牧歌寄谦牧翁

山前群羊儿,群羊化为石。

山后谦牧翁,双牛挂虚壁。

仙佛道不同,妙处各自得。

我来牧坡上,牧翁已牧出。

风行麦浪高,日暖柳阴直。

沙平草正软,隔林数声笛。

试问翁牧意,着鞭还用力。

牵起鼻撩天,踏地四蹄实。

渴饮菩提泉,饥来噍刍苾。

步行颠倒骑,神光背上射。

因悟角前后,通身白的皪。

勿使蹊人田,毋乃失其职。

舍策脱蓑归,人牛两无迹。

注释:

  1. 牧歌寄谦牧翁:这首诗以牧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谦牧翁的赞美和敬意。
  2. 山前群羊儿,群羊化为石:形容牧翁像羊儿一样勤劳、朴实,但最终却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化为石头。
  3. 山后谦牧翁,双牛挂虚壁:描绘了谦牧翁的勤奋和坚毅,他像牛一样辛勤劳作,但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只能空挂着虚名。
  4. 仙佛道不同,妙处各自得:强调了世间万物各有其妙处,不能简单地比较优劣。
  5. 我来牧坡上,牧翁已牧出:诗人自己来到山坡上牧养牛羊,而牧翁已经去其他地方放牧了。
  6. 风行麦浪高,日暖柳阴直:形容麦田中风吹麦浪翻滚,阳光照射下柳树的影子笔直延伸。
  7. 沙平草正软,隔林数声笛:描写了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远处传来几声笛声,让人心情愉悦。
  8. 试问翁牧意,着鞭还用力:诗人询问谦牧翁为何如此努力,并表示自己也会全力以赴。
  9. 牵起鼻撩天,踏地四蹄实:形容谦牧翁在田间劳作时的辛苦和坚韧。
  10. 渴饮菩提泉,饥来噍刍苾:描述了牧翁在口渴时会饮用菩提泉水解渴,饥饿时会啃食草木充饥的情景。
  11. 步行颠倒骑,神光背上射:形容牧翁骑马行走时的轻松自如,以及马背上射出的神光。
  12. 因悟角前后,通身白的皪:通过观察谦牧翁的动作,诗人领悟到了世间的道理。
  13. 勿使蹊人田,毋乃失其职:告诫人们不要随意进入他人的田地,以免影响他人的利益。
  14. 舍策脱蓑归,人牛两无迹:诗人放下手中的工具,回到自己的住处,既没有留下痕迹,也没有打扰别人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牧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谦牧翁的赞美和敬意。诗人通过对牧翁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勤劳、坚韧和智慧。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谦牧翁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利益和权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