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
潜符君子道,可愧世人心。
徒尔秋郊外,青青数亩阴。

慈竹

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

潜符君子道,可愧世人心。

徒尔秋郊外,青青数亩阴。

注释:
慈竹:竹子的一种,因其形态和姿态优雅,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不求丹凤食:丹凤,传说中的神鸟,以其美丽和尊贵著称。求食于丹凤,象征着追求高贵、纯洁的品质。
不学景龙吟:景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威严和力量。学其吟声,则表示追求权势和地位。
自有慈仁意:慈仁,即慈悲仁爱,是一种内在的美德。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内心充满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相依岁月深:岁月深长,意味着时间的长久。与慈仁的竹子相伴,度过漫长的岁月,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和变化。
潜符君子道:潜行,即隐秘地行动或存在。符,即符咒、标志。君子道,指君子所追求的道路或行为准则。潜行于君子之道,表明了追求高尚品德的决心和行动。
可愧世人心:愧,感到惭愧。世人心,指世俗的人们之心。可愧于世人心,意味着自己的行为和品质值得世人尊敬和效仿。
徒尔秋郊外:徒尔,白白地、无谓地。秋郊外,即秋天的田野或郊外。徒尔秋郊外,形容那些在秋天的田野上无谓地生长着的竹子。
青青数亩阴:青青,即青翠茂盛的样子。数亩阴,指几片竹林的阴影。青青数亩阴,形容那些在秋天的田野上生长着的竹子,虽然已经成熟,却依然保持着青翠茂盛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慈竹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对慈竹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美德的精神风貌。诗中的慈竹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潜符君子道,可愧世人心等诗句,都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赞扬和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