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廉陛郁巍巍,势利宁无淡泊讥。
谁与蹠徒争有道,好思吾党共言归。
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
终见乘桴去沧海,好留馀地许相依。
【注释】:
天门:指天台山。
廉陛:指天台的台阶。
势利:指权势和地位。
跖徒:古代传说中喜欢争论是非的人。
古人:指孔子。踽踽(jǔjǔ):孤独的样子。何取:有什么值得取。
滔滔:水波滚滚,比喻人世纷扰。
乘桴(fú)去沧海:乘船渡过大海。去沧海:指离开尘世。
好留馀地:希望留下一些余地。
许相依:希望彼此相互依靠。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友人王介甫的。王安石与王介甫在变法上有着共同的理想,但在政治理念上有分歧,所以王安石写了这首诗赠予好友王介甫。王安石以“寄介甫”为题,抒发了对王介甫的思念之情,并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及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第一句“天门廉陛郁巍巍,势利宁无淡泊讥”,描绘了天台山的宏伟壮丽,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坚持自己原则的态度。第二句“谁与蹠徒争有道,好思吾党共言归”,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珍视和期待。第三句“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指出了古今变迁、世事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人事更替的感慨。第四句“终见乘桴去沧海,好留馀地许相依”,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祝福,希望能够留下一些空间和机会来与朋友相依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