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馀孤冢耒江滨。

【注释】

读老杜诗集:阅读杜甫的诗集。

气吞风雅妙无伦:气势吞没了当时的诗风和文采,无与伦比。

碌碌当年不见珍:当年庸庸碌碌,不被人重视。

自是:自然就是。

古贤:指杜甫。

发愤:奋发有为。

镌镵:雕刻。

三千首:杜甫的诗歌多达三千余首。

照耀乾坤:照亮天地。

四百春:四百年的时间。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馀孤冢耒江滨:生前默默无名,身后留下孤坟在耒阳江边。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人首先赞美杜甫的诗歌气势吞没时风雅,无与伦比,然后感叹杜甫当年庸庸碌碌,不被人重视。接着说明杜甫的诗歌达三千余首,照耀着乾坤,照亮了天地。最后说杜甫生前默默无名,死后只留下孤坟在耒阳江边。全诗以赞美为主,表达了对杜甫深深的敬意。

首句“气吞风雅妙无伦”,赞扬杜甫的诗气势磅礴,无与伦比。次句“碌碌当年不见珍”,感叹杜甫当时平庸,不被世人所重视。第三句“自是古贤因发愤”,指出杜甫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圣贤,是因为他发愤努力。第四句“非关诗道可穷人”,表明杜甫的诗道并非仅靠穷困来成就,而是通过发奋努力才达到的。第五句“镌镵物象三千首”,赞叹杜甫的诗歌数量之多,达到了三千首之多。最后一句“照耀乾坤四百春”,形容杜甫的诗歌历经数百年仍然光辉灿烂。末句“寂寞有名身后事,惟馀孤冢耒江滨”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生前默默无名、死后留下孤坟在耒阳江边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