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下一孤坟,流落三千绮丽文。
后世声名高白日,当年荣利等浮云。
屏除忧愤归禅寂,消遣光阴在酒醺。
若使篇章深李杜,竹符还不到君分。
诗句解读与赏析#### 北邙山下一孤坟,流落三千绮丽文。
注释: “北邙山”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指的是洛阳附近的一座山。“孤坟”指的可能是白乐天的墓地。这句诗通过“孤坟”和“绮丽文”两个关键词,表达了诗人对白乐天一生的感慨。
后世声名高白日,当年荣利等浮云。
注释: “声名”和”荣利”都暗示了生前的成就和名誉。这里的“白日”比喻为光明和显赫的时代。这句话意味着尽管白乐天的名声在后世非常显赫,但在他看来,这些荣誉和利益就像天空中的浮云一样,稍纵即逝。
屏除忧愤归禅寂,消遣光阴在酒醺。
注释: “屏除忧愤”意指排除内心的烦恼与忧虑。“禅寂”通常与佛教禅宗有关,表示一种超脱世俗、心静如水的精神状态。而饮酒则是古人常见的解忧方式。这里描述了白乐天通过修行和喝酒来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若使篇章深李杜,竹符还不到君分。
注释: “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中国唐朝时期的两位著名诗人。这句诗表明如果白乐天的作品能像李杜那样深刻,那么他的成就自然远超于一般人。最后,通过比较自己与这两位诗人的水平,白乐天谦虚地认为自己的成就还不足以和他们相比。
译文
- 北邙山下有一片孤独的坟墓,那里流落着三千种华丽的文字。
- 后世对他的名声赞誉如同明亮的阳光一般高照,但他曾经历过的荣利如同飘渺的浮云一般消逝无踪。
- 他屏除心中的忧愤,回归到禅宗的寂静之中,以酒精来排解时间的流逝。
- 假若他的篇章能够深得李杜之妙,那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就远远超越了一般人的境界。
- 但白乐天自知,即使如此,他也认为自己的成就尚不如李杜那样卓越。
这首诗通过对白乐天的生平进行概括,展现了他的人生哲理和艺术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