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碛云深忆旧行,心惊汉月忽骞翔。
江南水阔无天地,漠北沙寒有雪霜。
远目送飞沉暮霭,西风吹影过斜阳。
衡南未到归何日,须信张罗近稻粱。
在宋代诗人王令的《和人孤雁》中,“朔碛云深忆旧行,心惊汉月忽骞翔。江南水阔无天地,漠北沙寒有雪霜。远目送飞沉暮霭,西风吹影过斜阳。”,每一句都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独特的景象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朔碛云深忆旧行:描述的是诗人站在辽阔的沙漠之中,回忆起过去的旅程。这里的“朔碛”指的是沙漠地区,“云深”则表达了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通过“心惊”“汉月忽骞翔”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震撼和对过往的追忆。
心惊汉月忽骞翔:这里的“心惊”表达了诗人在看到明亮的月光突然升起时的惊讶之情。而“汉月”则特指中国汉朝时期的月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
江南水阔无天地:诗人转向了南方,但发现那里的水面宽阔得仿佛没有边际,给人以无边无际的感觉,从而引发了诗人对于天地之广阔与自身渺小的感慨。
漠北沙寒有雪霜:这里诗人转向北方,描述了沙漠中的寒冷和荒凉景象。通过“雪霜”的使用,强调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的勇气和坚持。
远目送飞沉暮霭:诗人的视线远远地投向远方,看着一只孤独的鸟消失在暮色中的云霭之中。这种景象增添了一种深深的寂寥感,也让诗人的内心更加感慨。
西风吹影过斜阳:最后,诗人的目光随着风的方向移动,看到了影子在夕阳下穿过天际线。这一景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动态美,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希望的追求。
王令的《和人孤雁》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的诗作,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王令成功地将个人感受与广阔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