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笋密相扶,洗去心图翠色疏。
高节欲令人尽见,枉枝何惜手亲除。
临川常可持为钓,待凤犹能饱有馀。
须看月明风劲夜,寒声薄影满茅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高洁品质的赞赏。

诗句注释:

  1. 洗竹 - 指用水洗去竹上的尘埃,使其更加清新。
  2. 高节欲令人尽见 - 形容竹子的节疤清晰可见。
  3. 枉枝何惜手亲除 - 意思是不需要用手去修剪树枝,因为它们已经长得整齐。
  4. 临川常可持为钓 - 意思是可以在河边垂钓。
  5. 待凤犹能饱有馀 - 意思是等待凤凰到来,仍然有足够的食物。
  6. 寒声薄影满茅居 - 意思是在寒冷的夜晚,竹林的声音和影子充满了简陋的住所。

译文:
去年春天,我仔细观察了竹林中的每一株竹子。它们生长得非常茂盛,相互支撑着。我用水洗去了竹叶上的灰尘,使它们更加清新明亮。竹子的节疤清晰可见,就像人的高洁品质一样。我无需亲自修剪这些枝条,它们自然生长得恰到好处。我常常坐在河边垂钓,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我也期待着凤凰的到来,希望它们能够满足我的饥饿。在寒冷的夜晚,竹子的声音和影子充满了简陋的住所,让我感到温暖和安慰。

赏析:
这首诗通过观察和描绘竹子的生长过程,展现了竹子的坚韧和高洁品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洗竹”、“高节”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明亮的竹林之中。而“月明风劲夜”、“寒声薄影满茅居”等意象,则营造出一种静谧、幽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