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庭宇好崇基,枉把疏帘窣地垂。
必欲满堂阴有乐,谁能暗室自无欺。
卷舒未必风无意,间隙须防燕解窥。
莫道人终可遮障,可终遮障亦何为。
【注释】
高明:高峻。
庭宇:庭院、房屋。
崇基:高大的地基,比喻地位崇高。
枉把:白白地。
疏帘:稀疏的帘子。
窣(sū):堆积的样子。
必欲:一定要,非要。
满堂:全屋。
阴:阴凉的地方。
乐:快乐。
暗室:没有光线的地方。
自无欺:自己不要欺骗自己。
卷舒:指窗帘的开合。
未必:不一定。
风无意:风是无心的,不会故意吹动。
间隙:缝隙,指窗户或门的缝隙。
燕解窥:燕子能飞到窗缝里去偷窥。
遮障:遮挡、遮蔽。
可终:终究,到底。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室内外景物,后两句抒发感慨,意在言外。首联写院内高耸的屋宇,用“好”字赞美其高大;次联点明主题,指出“满堂阴有乐”与“暗室自无欺”,是人要有所作为,不能自我欺骗;第三联写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说明人要善于观察事物,才能正确对待生活;末联以议论作结,提出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为人处世的态度。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对窗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首联写院内高耸的屋宇,用“好”字赞美其高大。颔联则直抒胸臆,点明主题——满堂之阴是快乐的,而暗室之中则是自欺欺人的;颈联写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说明人要善于观察事物,才能正确对待生活。尾联以议论作结,提出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为人处世的态度。
全诗通过描写院内的景致,反映了诗人的心境。他既羡慕那些生活在阳光照耀下的人们,又感叹自己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不能像他们那样快乐,于是产生了一种自怜的情绪。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极颓废,而是从中得到启示: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真正地面对现实生活。这种认识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
此诗是一首抒情佳作。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选材新颖,构思奇特,不落俗套;其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音乐美;其三,感情真挚,寓意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