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豗海翻飞陆尘,铁房孤剑枯紫鳞。
挤排壮士仆不起,天公始自夸为神。
谁令夷路牙蘖横,不拔不锄安得平。
长星作彗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
【注释】
鲸豗(íng yē):巨大的声响。
铁房:指剑阁,在今四川剑门山中,地势险峻,有如铁壁,故称“铁房”。
紫鳞:紫色的鱼,这里借指鱼鳞,也比喻宝剑。
挤排:形容力量强大,可以排除一切障碍。
天公:上天。
夷路牙蘖横:夷路,指边远地区的道路。牙蘖,指杂草。横,横生。
为神:成为神仙。
谁令:是谁让……
长星作彗:彗星出现,古人认为是上天发怒的象征。
倘可假:如果能借助它的力量。
出手为扫:挥动手中的武器扫除一切障碍。
中原:中原大地。
【赏析】
《偶闻有感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于乾元元年(758)春末夏初所作。这组诗前四句写蜀道之险,后四句抒发感慨,表达了诗人渴望平定安史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第一首,起句写蜀道之险。颔联两句,描绘出剑阁险绝的地形:高耸入云的剑阁上悬,如同铁打的墙壁;巍然挺立的山巅,犹如刀削斧砍一般。“挤排壮士”,形象地写出了剑阁地势之险恶,使人不敢轻进;“仆不起”,则突出了剑阁之险峻。“天公”以下四句,写蜀道之险,实即蜀中道路之难行。“谁令”两句,意谓谁使崎岖险阻的道路纵横交错,不铲除,怎能使四方归顺?“为神”一句,说谁能凭借此路之力,得以成仙。“长星”句,以“长星”喻彗星,借古人传说,说如果借助彗星的光芒,定能铲除奸臣、平定叛乱。
第二首,“谁令”四句写蜀中道路之难行。“为神”四句,写诗人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借彗星之力,扫除四方的叛乱势力,使自己得以成仙。
第三首,“谁令”四句写蜀中道路之艰难。“为神”四句,写诗人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借彗星之力,扫除四方的叛乱势力,使自己得以成仙。
“谁令”四句写蜀中道路之艰难。“为神”四句,写诗人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借彗星之力,扫除四方的叛乱势力,使自己得以成仙。全诗通过写蜀道之险和诗人对平定叛乱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和对正义必胜的信念。